“宋氏三姐妹”中,比起宋慶齡、宋美齡的璀璨奪目,宋靄齡略顯遜色。
然而,當我看完《未加冕的女王宋靄齡》的傳記后。發(fā)現(xiàn)她才是宋家的掌門人,實權(quán)大姐,是很多事件的策劃者,始作俑者。
看完這本書,我對她的情感經(jīng)歷了驚嘆、佩服、失望乃至憤恨的曲折過程。
這是看其他名人傳記沒有過的感受。
提到宋靄齡,不能不提她的父親宋耀如(原名韓教準)。
她那出生于海南文昌縣一個貧寒之家的父親,9歲出海謀生,13歲獨自漂流歷險,到印尼,經(jīng)爪哇島,去北美,停留波士頓。投奔本地做絲茶生意的堂舅——最早一批的華人移民。認堂舅為養(yǎng)父,繼承家業(yè),改姓為“宋”,取名“嘉樹”,號“耀如”。
他本可在此娶妻生子,安居樂業(yè),度過余生。
然而冒險的天性和早期清國留學生的影響,令民族自尊心高漲的他堅定地逃出絲茶店,去追求美好的未來。
在船長埃里克的幫助和引導下,宋耀如成為美國南方衛(wèi)理公會的基督徒,他是北卡羅來納州的第一個中國人。
在當?shù)厣倘撕痛壬萍铱柕热说馁Y助下,宋耀如先后進入圣三一學院和萬德畢特大學神學院讀書,接受西方現(xiàn)代教育。
因教會在中國爭奪勢力范圍和擴充影響的需要,1886年,學成學業(yè)的他被派回上海進行傳教布道。
傳教士、實業(yè)家兼秘密革命黨人的多種經(jīng)歷開闊了他的胸懷。
作為家族中的“一只頭羊”,宋耀如最杰出的貢獻是在男權(quán)主義傳統(tǒng)觀念十分濃厚的19世紀末期,敢于蔑視男尊女卑的世俗偏見,為自己的三個女兒提供了與男子一樣的學習機會和條件,使她們有機會接受西方現(xiàn)代科技文明和價值觀念的教育。
這種眼界和做法,在當時勝出無數(shù)國人。
宋靄齡出國留學的時間是1904年,時年14歲,1910年學成歸國。
宋慶齡和宋美玲出國留學時間是1907年,二人分別為14歲和10歲。
慶齡就讀于新澤西州波特溫學校,學習法文和拉丁文,后在佐治亞州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學系讀書,以勤奮著稱。
美齡先后就讀于薩米特學校、衛(wèi)斯理安女子學院及威爾斯利學院,主修英國文學與哲學,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并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1912年,清朝滅亡。
清末,開眼看世界,出國留學者寥寥無幾。
在家庭教育上,宋耀如,堪稱佼佼者。
家族的眼界和對教育投入的程度,決定了子女未來的高度。
除了家庭的托舉外,自身的努力、勤奮必不可少。
一天,5歲的宋靄齡,還不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的她,主動要求進上海馬克諦耶衛(wèi)理女校讀書。海倫女校長親自面試,她用英語問:“你真的想上學嗎?”
靄齡用英語堅定地回答:“是的,我想上學的愿望勝過一切?!?/p>
她被破格錄取了,海倫校長為她單獨開設(shè)課程,親自授課,兩年后才跟普通班的孩子一起學習。
只要愿意學習,全世界都會為你保駕護航。
5歲的孩童離開家人,進入寄宿學校的孤獨和生活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然而,堅韌好學的靄齡一直堅持下來。
再去美國留學之初,為減少麻煩,父親為她辦理了葡萄牙護照。陰差陽錯,在登陸美國時受到舊金山移民局的責難,不準船只靠岸。孤身一身在輪船上滯留了三個星期后,背井離鄉(xiāng)的14歲女孩終于登上舊金山港口。她,撐了下來!
堅韌,頑強,不屈,這是我敬佩她的另一個原因。
抗戰(zhàn)初期因種種需要,宋靄齡是做了一些有益的貢獻的。
成立全國“傷兵之友總社”,撫慰傷兵,擔任理事,還是實際的理事長。
創(chuàng)辦“全國兒童福利會”,動員各界捐款捐物。
在“戰(zhàn)時兒童保育會”里,認領(lǐng)100名難童的生活費用。
然而表面的慈善掩蓋不了她炒股投機,瘋狂斂財,貪婪吝嗇的本性。
有人評價說“宋慶齡愛國,宋美齡愛權(quán),宋靄齡愛錢”,有一定道理。
父輩的冒險拼搏奠定了家族的財富,衣食無憂的她缺乏對普通民眾的同情心,反而在謀劃算計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最成功的投機行為自然是1927年促成小妹美齡和蔣介石的婚姻。她,排除萬難,不顧宋慶齡,宋老太太,宋子文等人的反對。多方制造條件,最終促使兩人喜結(jié)良緣。
從此靠山堅固,大肆斂財,肆無忌憚。
別人眼中高高在上的蔣委員長、蔣校長、蔣司令,是她口中親切的“介兄”。
因姻親關(guān)系,她的丈夫孔祥熙擔任行政院院長、財政部長、銀行總裁。
丈夫事事以她為中心,每逢重大決策,下屬請示,他必直接打電話問太太意見。
她,是隱藏在丈夫背后的軍師,也是金融界的魔龍。
30年代的上海證券交易市場上,宋靄齡一而再、再而三地興風作浪,橫行無忌,成為“當之無愧”的天字第一號股市“炒手”。
在上海,她策劃發(fā)動了“二三關(guān)”庫券“九六公債”“統(tǒng)一公”三大風潮,亦稱中國股市“三大炒”。令金融界、銀行界崩潰,無數(shù)中小散戶崩盤,百姓流離失所。
她和孔家成為巨富。
她,信奉市儈型人生哲學,典型的務(wù)實主義者,金錢與利益的崇拜者。
她的生活奢侈。
夫妻加4個子女,全家6口人,為他們服務(wù)的各種人員達60多人,有男管家、女管家、男仆、女仆、中西廚師、門房、信差、園丁、司機、衛(wèi)兵等。每日樓前屋后人群進出,熙熙攘攘,忙忙碌碌。
單廚師就有西式廚師,上海廚師,山西廚師三種。分別做西餐,上海飯,山西菜。她的丈夫孔祥熙無論在南京還是在上海,下午3點必吃一碗乳汁蓮子羹,夜間在家,再吃一碗人參雞湯和一盤山西煎餅。
離譜的是,孔公館一切費用支出,富甲一方的宋靄齡總會想方設(shè)法讓銀行公費報銷。
1943年,她為大女兒補辦婚嫁妝,八只大木箱滿滿當當,連同古玩珍寶,包專機直接飛抵美國。飛機在重慶珊瑚壩機場起飛不久失事,全部焚毀。
國人嘩然,然而她并不在意,亦不以為恥。
操縱一切的她最終作繭自縛。三個兒女掙脫她的安排和束縛,婚姻不如意,丑聞不斷。
1946年,在蔣氏王朝即將崩潰的前夕,四面楚歌的她,流亡海外。
1973年10月19日,宋靄齡在紐約哥倫比亞長老醫(yī)院去世。
有記者這樣評價:這個世界上一個比較令人感興趣的、掠奪成性的居民,就這樣在一片緘默的氣氛中辭世了。
巧取豪奪、狡黠聚斂,有才無德,是對她中肯的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