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國青年說(zhongguoqingnianshuo)
近期上映的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像一陣帶著泥土氣息的風,吹進了無數(shù)人的心里。
主角小豬妖、蛤蟆精、黃鼠狼精、猩猩怪,雖說是四只平平無奇、“缺點”顯著的小妖怪,卻用各自笨拙的努力證明:即使人生沒有拿到好劇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喜歡的樣子。
故事本身很簡單,很好懂,因為某種意義上,這就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浪浪山告訴我們的事
01
有一種中式美學(xué),
叫“筆墨入鏡”
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簡稱“上美影”)制作的動畫片是不少網(wǎng)友的童年回憶。
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秉承了上美影的傳統(tǒng),它講了一個存在于《西游記》夾縫里的故事,用小妖怪作為第一人稱視角,讓我們體驗了一把底層小妖怪的“當理想照進現(xiàn)實”。
網(wǎng)友@恰克糖說:“它實在太接地氣了,以至于讓人混淆了人與妖,現(xiàn)實和故事的區(qū)別。”
這份“接地氣”還來自于“筆墨入鏡”的故事畫面。來,一起感受下濃郁又親切的古風:
02
有一種離開
是為了更好地開始
小豬妖在浪浪山的日子,像一場漫長的原地打轉(zhuǎn)。三年時光耗在 “考編” 路上,滿心期待能踏入大王洞的門檻,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笨拙努力后的失落.
網(wǎng)友表示,浪浪山何嘗不是我們普通人可能遇到的困境?不同的是,我們似乎缺少小豬妖“果斷的勇氣”。
當小豬妖意識到浪浪山不適合自己,毅然選擇離開,這種突破既定軌道、重啟舞臺的勇氣,成就了他和小伙伴們勵志敘事的起點。
生活里,如果發(fā)現(xiàn)周邊的環(huán)境一直消耗自己,你會自怨自艾,灰心喪氣?還是堅定自我,重尋天地?小豬妖的選擇,給了我們一份蠻酷的答案:
人生是曠野,山路,野路,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路。但前提是,你先要有斷舍的果決。
03
有一種成事,
是先行動再完美
小豬妖不但有離開的決心,還有行動的魄力。
決定出走后,他想到“假扮唐僧師徒取經(jīng)”的點子,雖然荒誕卻充滿生命力。
他對著屏幕外說出那句振聾發(fā)聵的“唐僧師徒能去,我們?yōu)槭裁床荒苋???/strong>你可以笑他不自量力,但他恰恰說出了無名之輩的尊嚴和骨氣,哪怕一無所有,也仍然保留闖蕩的勇氣。
他拉上自己的好友蛤蟆精,說服黃鼠狼精和猩猩怪。
隊友確實不怎么“給力”——
蛤蟆精愛吐槽抱怨;
猩猩怪看似壯碩,卻口吃自卑;
黃鼠狼精又極度“話癆”,聒噪不停。
除了人員狼狽,裝備也不夠,只能想辦法破局:用木棍當金箍棒,跛腳馬當白龍馬。
此種局面,換成別人,心氣早就泄了。但四個小妖硬是東拼西湊,現(xiàn)學(xué)現(xiàn)賣地出發(fā)了,并最終在實戰(zhàn)中練出真本事。
你看,“先行動再完美”的態(tài)度,比“萬事俱備再出發(fā)”,更能做成想做的事。
04
有一種勇敢
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傻氣”
四個“問題小妖”集結(jié)成功后,開啟冒險。
如果說他們的取經(jīng)之旅始于功利目的,為求長生不老假扮唐僧師徒。
但在過程中,他們每一個都發(fā)生了變化,逐漸完成從利己到利他的轉(zhuǎn)變。
路過村莊,村民請求他們幫忙治一治老鼠。雖然他們一個比一個武力弱,也當仁不讓,齊力而上。
網(wǎng)友@浮生若夢寫道:“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傻氣,恰恰是平凡人最動人的英雄主義。”
好在最終也真的幫助村民們降伏了老鼠精。
村民十分感動,認可這師徒四人,就是真英雄。
當村民贈予他們“降妖除魔”“蓋世英雄”錦旗時,小妖們一邊受寵若驚,一邊意識到,原來“被需要”是如此幸福。
這種從“扮演英雄”到“成為英雄”的轉(zhuǎn)變,生動詮釋了: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行動定義自我。
這句話,還有一個通俗版本:出門在外,尊嚴是自己掙來的。
05
有一種少年心氣不可再生
影片中,黃鼠狼精一開始是個話嘮,可是越到后面,他就變得越沉默寡言。
除了那兩句沙僧的固定臺詞外,他一想說話,便埋下頭,一遍遍無聲地磨他那把小鏟子。
日復(fù)一日,連磨刀石都被磨出了漂亮的弧度。
網(wǎng)友@可可白說:
我好像在他身上看到了“少年心氣是不可再生之物”的完整過程……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黃鼠狼精雖然不再愛說話,但在關(guān)鍵時候,他依舊會埋著頭,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亮明自己的觀點:“我覺得這樣不對?!?/strong>
這一刻,我們才恍然大悟,他的初心其實從未變過。曾經(jīng)的話癆,盡管不再健談,但他的內(nèi)心卻生長出更堅定的語言。
06
有一種突破
叫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
性格內(nèi)向的網(wǎng)友,想必會共情片中的猩猩怪。
猩猩怪是“社恐天花板”:說話結(jié)巴、不敢對視,甚至被風吹動樹葉都會嚇一跳。但命運偏偏讓他扮演齊天大圣 —— 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
他的爆發(fā)點在小雷音寺:當黃眉大王嘲諷“你們也配取經(jīng)”時,他突然一字一句地嘶吼“我是 齊!天!大!圣!”,狠命砸向敵人。
這一幕像極了內(nèi)向者的逆襲:我們害怕的不是困難,而是內(nèi)心那個“我不行”的聲音。
猩猩怪的成長告訴我們:英雄從不分性格,敢于突破自我的瞬間,你就是自己的光。就像生活中那些默默努力的人,一旦找到支點,就能爆發(fā)驚人能量。
07
有一種出息
是“我以我的方式定義成功”
小豬妖回到老家探親時。他收起了耿直,報喜不報憂,騙媽媽自己在大王洞里工作。但一字一句里滿是自豪,沒有一點撒謊的內(nèi)疚。
因為即便媽媽一直要求他應(yīng)該牢牢抓住工作機會,才算活出頭。但他現(xiàn)在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出息了——他帶回來了村民們送給他們的禮物,吃的,用的,穿的,還有“降妖除魔”的錦旗。
他沒有轟轟烈烈的成績,但至少,可以做一只最平凡最普通的好妖怪,能踏踏實實、力所能及地護著些什么,就已是只挺不錯的小妖怪了。(此部分內(nèi)容引自Sir電影)
08
有一種結(jié)局
不完美,但過程已足夠閃耀
影片最后,小豬妖和伙伴們那場熱熱鬧鬧的取經(jīng)夢,偏巧撞上了誰也沒猜著的結(jié)局,在民間留下一段溫暖的傳說。
電影主創(chuàng)人員說:“我們未必能達成目標,但在奔向目標的路上,希望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p>
細細想來,某種意義上,一個人真正的價值不在于圓滿的世俗成果,而在于你是否遵從了本心的選擇。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模仿他人”與“尋找自我”的碰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英雄主義。浪浪山或許永遠存在,但翻越它的勇氣,本身就是生命的勛章。
來源:央視新聞、《浪浪山小妖怪》電影及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