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剛過,贛北地區(qū)突然降溫,讓人誤以為秋天來了。 這其實是假象,真正的“秋老虎”還在后頭。 今年立秋確實不一般。
下午1點51分立秋,屬于“晚立秋”。 農(nóng)諺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保邷剡€要持續(xù)。 更特殊的是“秋包伏”。
立秋后第二天才進入末伏,暑氣被死死包住。
老話說“秋包伏熱得哭”,高溫可能延續(xù)到9月上旬。 今年還是“母秋”。
農(nóng)歷閏六月十四,雙數(shù)日子屬“母秋”。
農(nóng)諺講“公秋爽,母秋兇”,濕熱天氣不易消散。 三大特征疊加,60年難遇。 但這只是文化說法,不必過度解讀。
天氣變化還得看實際數(shù)據(jù)。 氣象部門預測,末伏全國平均濕度超75%。
體溫調(diào)節(jié)負擔比平時重兩倍,防暑不能大意。 北方晝夜溫差增大,但白天仍可能達30℃以上。
南方高溫持續(xù)時間更長,晚稻可能受影響。 “秋老虎”真正發(fā)威要到9月。
江南華南9月上旬還得防高溫反彈。 熱歸熱,該注意的事不能馬虎。
飲食宜“少辛多酸”。 梨子、蓮藕這些潤肺食物該上桌了。 “秋瓜壞肚”可不是嚇唬人的。
農(nóng)民朋友要特別小心。
持續(xù)高溫可能導致旱情,去年鄰縣玉米減產(chǎn)15%。 建議早晚澆水,噴施葉面肥。 今年情況特殊,提前準備總比臨時抓瞎強。
老祖宗的經(jīng)驗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
具體天氣變化還要看當?shù)仡A報。 你們那兒的秋老虎來了嗎?
評論區(qū)說說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