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的太陽還帶著 “秋老虎” 的躁勁兒,中午在太陽底下走兩步照樣冒汗,可清晨的露水已經(jīng)能打濕褲腳 —— 這忽熱忽涼的天,最磨人的就是脾胃:吃點(diǎn)涼的就拉肚子,吃點(diǎn)油的又不消化,老輩常說 “末伏養(yǎng)好脾,秋冬不受罪”,這話真沒說錯。
咱老祖宗早摸透了:五行里 “黃入脾”,黃色食物就像給脾胃 “搭支架”。這 5 種應(yīng)季的 “黃金食物”,眼下吃著正合適,每口都在幫脾胃 “攢力氣”,秋冬想進(jìn)補(bǔ)的,可得抓緊這 10 天多吃點(diǎn)。
1、南瓜 —— 裹著陽光的 “脾之果”,胃黏膜的 “保護(hù)傘”
菜市場的南瓜堆得像小黃燈籠,表皮帶著白霜,摸著手感扎實(shí) —— 這可是末伏最該端上桌的 “養(yǎng)脾寶”。里頭藏著滿滿的維生素、粗纖維,還有果膠像層 “保護(hù)膜”,能把胃黏膜護(hù)得好好的,吃點(diǎn)辣的、涼的也不怕刺激。
這會兒的南瓜剛成熟,糖分足、果膠多,挑那種紋路深、蒂頭硬的,保準(zhǔn)又面又甜。常吃它,不光秋燥繞著走,連吃飯都覺得香,脾胃慢慢就壯實(shí)了。
2、紅薯 —— 烤著吃流蜜,甜味能把脾 “喂飽”
巷子里飄來烤紅薯的焦香,就知道末伏到了 —— 炭火里的紅薯烤得裂開縫,流著琥珀色的糖汁,剝開焦皮,金黃的瓤冒著熱氣,咬一口甜到心窩里。這紅薯看著紅,熟了瓤是金黃的,也算 “黃色家族” 的成員,甜味能養(yǎng)脾,正合末伏的需求。
老話常說 “紅薯勝參湯”,末伏吃它,不光補(bǔ)脾氣,還能幫著把夏天攢的濕氣排一排,渾身都輕快。記得別買太光滑的,帶點(diǎn)泥土的更新鮮,烤著吃、煮著吃都香。
3、土豆 —— 眼下的 “地下面包”,胃不好就多吃
菜市場的土豆堆成小山,帶著剛挖的濕泥,表皮坑坑洼洼的 —— 這可是被叫做 “地下面包” 的寶貝,眼下大量上市,新鮮得能掐出水。它性子溫,像給胃 “敷暖貼”,有胃潰瘍的人常吃,胃里能舒服不少。
挑土豆得選表皮黃亮、沒芽的(發(fā)芽的有毒別吃),擦絲時泡在水里去淀粉,炒著更脆。這時候的土豆最實(shí)在,幾塊錢買一大袋,天天吃都不心疼,脾胃慢慢就被 “養(yǎng)得壯壯的”。
4、玉米 —— 剛摘的玉米爆甜汁,脾弱的人要多啃
田埂上的玉米葉黃了,掰下來的玉米棒子還帶著濕須,剝開綠皮,玉米粒飽滿得像裹了蜜,指甲一掐能冒水 —— 這就是被稱為 “黃金作物” 的玉米,末伏吃著正合適,鎂和鈣的量比其他谷物高出不少,能幫著調(diào)脾胃。
老輩說 “玉米須別扔”,煮玉米時連須子一起煮,水喝著能利尿,夏天攢的濕氣慢慢就排出去了。挑玉米要選顆粒緊密、頂端飽滿的,嫩的適合煮著吃,老點(diǎn)的適合打玉米汁,甜得不用放糖。
5、小米 —— 熬出米油的 “五谷王”,養(yǎng)胃還助眠
小米在糧店里看著不起眼,卻是 “五谷里的養(yǎng)胃王”,維生素 B1 多到比其他糧食高出一大截,末伏熬碗小米粥,上面浮著層米油,像給胃 “敷面膜”,吃著溫溫的,消化差的人喝著特舒服。
它的色氨酸還能幫著 “安神”,末伏天熱睡不好?睡前喝碗小米粥,加幾顆紅棗,甜絲絲的,躺床上沒多久就困了。做法簡單到不用學(xué):小米淘洗兩遍,加水煮 20 分鐘,熬得米開花、湯發(fā)稠,早上配咸菜,晚上配小菜,怎么吃都養(yǎng)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