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直新聞報道,7月29日,外交部發(fā)言人主持例行記者會。法新社記者:特朗普總統(tǒng)近日表示,他可能會應邀訪問中國,并稱已經收到邀請。請問外交部能否確認中方是否已發(fā)出邀請或提供更多細節(jié)?外交部發(fā)言人表示,關于你提到的具體問題,請參閱中方此前發(fā)布的新聞稿。
特朗普(資料圖)
日前,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對中美領導人年底前會晤一事做出最新表態(tài)。特朗普表示,中國對美國的依賴度很高,雙方會面這件事,是中國求著美國,而不是美國求著中國。另外,如果中美能夠達成貿易協議,中美領導人會晤將舉行,但若達不成協議,他是不會同意見面的。
最近國際上又不太平,特朗普一句“不見面”,讓不少人摸不著頭腦。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背后可藏著不少門道。別以為這只是隨口一說,這里面透露的信息,值得我們好好琢磨琢磨。
先說說能源這塊兒,這里面的貓膩可不少。從4月貿易方面的摩擦開始,咱們和美方在能源合作上的往來就慢慢少了,到了6月,兩邊的貿易額幾乎就沒什么了。要知道,咱們國家之前可是美國能源出口的大市場,現在這扇門關小了,美國的能源企業(yè)可就愁壞了,產能過剩都是小事,搞不好就得關門大吉。
特朗普政府之前還想通過瑞典那邊談談能源合作的事,結果也沒成?,F在倒好,想通過加關稅來逼咱們買他們的能源,這算盤打得也太響了點。這種強買強賣的路子,可不是正經做生意的樣子。
再看看他們對其他國家,就說歐盟吧,逼著人家買7500億美元的能源,這霸權主義的勁兒可真夠足的?,F在把這一套用到咱們這兒,想把能源合作和見面綁在一起,不簽協議就不見面,哪有這么辦事的?
特朗普(資料圖)
不過咱們也不是軟柿子,中俄的能源合作是基于相互信任和市場需求,哪能因為他們幾句話就變了?咱們的能源渠道多著呢,犯不著看別人臉色。想靠施壓就讓咱們妥協,那是打錯了主意。再說說這政治上的事兒,特朗普這么折騰,估計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中期選舉這事兒,對他來說肯定重要得很。在對外關系上表現得強硬點,尤其是對咱們,說不定能討好國內一些人,鞏固鞏固自己的地位。
這會見不見面的事兒炒得這么熱,說不定就是想在國內秀一下自己的強硬態(tài)度,拉點支持??蓢鴥鹊膯栴}也不少啊,控槍、經濟這些事兒都挺棘手的,得克薩斯州和俄亥俄州的槍擊案鬧得那么大,大家對政府都有意見。這時候在國際上搞點動靜,轉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也是有可能的。
他這外交風格也是沒誰了,一會兒想訪華,一會兒又說不見面,變得比翻書還快。這么折騰來折騰去,美國的國際信用都快被他敗光了。大家也都看明白了,這所謂的強硬,很多時候就是裝出來的,想嚇唬人而已。咱們可不會被這種小把戲糊弄了。
還有就是他們對中美關系的判斷,實在是有點跑偏。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不是有數據嘛,說美對華貿易逆差減了222億美元,特朗普就覺得是他們的關稅政策起了大作用,還挺得意??蓪嶋H上呢,今年上半年中美貿易額比去年同期降了10%,逆差是少了,但兩邊的生意也少了很多,這對誰都沒好處,他咋就看不到呢?
中美之間,合作才能共贏,對抗只會兩敗俱傷,這么簡單的道理,特朗普政府咋就拎不清呢?總想著“美國優(yōu)先”,又想打開咱們的市場,又不想讓咱們有自己的想法,哪有這么好的事?咱們要的是公平的貿易環(huán)境,是大家一起賺錢,不是在別人的壓力下簽不平等的協議。
七年前特朗普政府那套變臉的把戲,咱們早就見識過了。這次他來這么一手,咱們心里有數得很。涉及到國家核心利益的事兒,咱們半步都不會讓。他要是還以為能像以前那樣嚇唬咱們,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想讓咱們給他臺階下,門兒都沒有。
貝森特與格里爾(資料圖)
總的來說,特朗普說“不見面”,把他在能源上的霸道、政治上的算計還有對中美關系的錯誤判斷都暴露出來了。咱們呢,該堅持的原則肯定會堅持,不會因為別人說幾句狠話就動搖。中美關系要想好,美方就得放下那套霸權思維,好好坐下來談合作。要是還執(zhí)迷不悟,那咱們也不怕,奉陪到底就是了。在國際上,想讓咱們給霸權主義讓路,那是不可能的,只有互相尊重、一起賺錢,才是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