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作為德軍在比利時的頭號戰(zhàn)犯,法肯豪森被押解到比利時接受審判。
比利時人對他恨之入骨,紛紛呼吁馬上送他上刑場。
這時,一個叫錢秀玲的中國女人站了出來,“我要為法肯豪森辯護?!?/p>
這個被尊稱為“比利時的中國母親”的女人,居然為一個人人唾棄的戰(zhàn)犯挺身而出。
比利時舉國上下,一片嘩然。
在錢秀玲的極力斡旋下,接下來的3年時間里,比利時最高法庭對法肯豪森先后開庭56次。
最后,法庭判處法肯豪森有期徒刑12年。
比利時法庭為何會對這個頭號戰(zhàn)犯格外開恩?
而錢秀玲又為何奮力施救呢?
戰(zhàn)后被審 喜獲從輕發(fā)落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曾任德國駐比利時戰(zhàn)區(qū)最高行政官的法肯豪森,作為德國入侵比利時的頭號戰(zhàn)犯被帶到了比利時法庭,這個罪名足以判他死刑。
錢秀玲聽說后,心急如焚。
她深知,法肯豪森將軍罪不至死。
為了幫助法肯豪森減刑,錢秀玲放下所有的工作,一邊到處奔走呼吁,一邊尋找她當年救助過的人。
一向低調(diào)的她,開始主動接受比利時媒體的采訪,讓更多人了解她當年救人背后的故事。
錢秀玲說:
“大家只知道是我拯救了比利時的100多名愛國青年,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沒有法肯豪森將軍的幫助,我怎么可能辦到呢?”
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她找到那些曾被她拯救的比利時人,向他們詳說內(nèi)情,發(fā)起了一份眾多獲救者簽名的聯(lián)名狀。
法庭開庭時,錢秀玲不僅親自為法肯豪森辯護,她還邀請救助過的人一起出庭,為法肯豪森作證。
最后一次審判時,錢秀玲儼然是一個總導演,法官先生的戲碼都被她搶光了。
錢秀玲在法庭上講述她營救比利時人的故事,并動情地說道:
“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成績,更是法肯豪森將軍冒著生命危險,做出極大努力的結(jié)果?!?br/>
而那些證人的出庭,讓她面前的卷宗更加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
法官被錢秀玲的勇氣和仗義深深地折服,對法肯豪森的功過進行了全面評定,將死刑改為了有期徒刑12年。
那問題來了,一位是來自中國的女人,一位是來自德國的納粹軍官,他們是如何相識并聯(lián)手救人的呢?
軍事奇才 助力中國抗日
法肯豪森全名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1878年出生于德國北部一個普魯士貴族家庭,中學畢業(yè)后進入軍校學習。
成績優(yōu)異的他,19歲便成為了德國第91軍團陸軍少尉。
1900年,法肯豪森隨聯(lián)軍入侵中國。
第一次來華的他,竟對東方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回國后,他還特地到柏林大學東方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
一戰(zhàn)時,法肯豪森到德國盟友奧斯曼帝國軍中供職,因能力出眾被授予勛章。
戰(zhàn)后,他被任命為德累斯頓步兵學校校長,直到1930年退休。
本想頤養(yǎng)天年的他,1934年時卻再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不同的是,這一次他是作為軍事顧問來幫助中國抗日的。
因為通曉東方文化,法肯豪森曾擔任過德國駐日武官,對日軍非常了解。
來華不久,他便洋洋灑灑地寫下了《關于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
他的建議有力地指導了中國抗戰(zhàn),為抗戰(zhàn)勝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年近六旬的法肯豪森不辭辛勞,親自主持了長江江陰要塞的布防。
為了提升軍備,他還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購置德國軍火,并指揮訓練了三個德械師。
在淞滬抗戰(zhàn)中,這三個師重創(chuàng)了日軍,展現(xiàn)了中國軍隊的威風。
在法肯豪森的幫助下,中國軍隊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升了作戰(zhàn)能力,成功打破了日寇“三個月亡華”的妄想。
然而,隨著德日關系日益親密,希特勒嚴禁德國顧問深入前線。
日本人更是直接要求德方立刻撤回在中國的軍事顧問,停止對華的軍事援助。
富有正義感的法肯豪森決定以個人名義留下來,繼續(xù)幫助中國人民抗日。
但卻遭到了希特勒的嚴詞拒絕,如果拒不執(zhí)行命令,將以叛國罪論處。
萬般無奈下,1938年7月,法肯豪森揮淚離開了這個被他當作第二故鄉(xiāng)的中華大地。
援華期間,法肯豪森和國民黨一位軍政要人錢卓倫交往頗多,二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摯友。
分別后,他們也一直保持著書信聯(lián)系。
沒想到二人的這段友情后來竟成了比利時人的救命稻草。
鐵漢柔情 密護一方百姓
1939年9月1日,二戰(zhàn)全面爆發(fā)。
這一年,法肯豪森在希特勒的命令下,重披戰(zhàn)袍。
德軍占領法國和比利時后,法肯豪森被派駐法國北部及比利時,任戰(zhàn)區(qū)最高行政官。
1943年3月的一天,秘書匆匆走進法肯豪森將軍的辦公室,報告說,有一個叫錢秀玲的中國女人求見。
正在忙碌的將軍頭也不抬地說道:
“讓她進來?!?br/>
錢秀玲不是別人,正是他昔日好友錢卓倫的堂妹。
1929年,17歲的錢秀玲來到比利時求學,后來因為時局原因,定居了下來。
錢卓倫在眾多弟妹中最偏愛她,兩人聯(lián)系一直很密切。
錢卓倫曾在信中提到過法肯豪森,還給錢秀玲寄去了兩人的合影,并告訴她,法肯豪森是一位非常有正義感的軍人,遇到麻煩時可以去找他。
現(xiàn)在,錢秀玲真的遇到了難事。
她要救一個被德軍判處死刑的年輕人,一個反抗德國統(tǒng)治的抵抗者羅杰。
作為德軍統(tǒng)帥的法肯豪森,能幫這個忙嗎?
錢秀玲心里也沒底。
為了救人,錢秀玲豁出去了,無論如何也要試一試。
見面后,法肯豪森被錢秀玲的仗義和膽識所感動,他說:
“我會想辦法的。
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盡管來找我?!?br/>
雖然法肯豪森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但是,從將軍的語氣中,錢秀玲還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法肯豪森將軍果然沒有讓她失望。
當錢秀玲回到埃爾伯蒙后,很快就傳來了羅杰獲救的消息。
這以后,錢秀玲又多次往返于埃爾伯蒙與布魯塞爾。
每一次開口,法肯豪森都竭盡全力,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救出許多比利時人。
1944年6月6日,小城艾克興一戶藏有抵抗組織電臺的人家被德國黨衛(wèi)軍突襲。
抵抗組織在營救時,當場打死了三名黨衛(wèi)軍。
第二天,暴怒的德軍找不到已經(jīng)撤離的抵抗組織,不由分說抓了96個艾克興男性青年。
德軍在全城貼出告示,如果36小時之內(nèi)不交出抵抗組織成員,他們就開始槍殺人質(zhì)。
抵抗組織一時犯了難。
這時,有人提到了錢秀玲。
抵抗組織負責人雷蒙立刻親自開著一輛雪佛蘭汽車,一路飛馳到了埃爾伯蒙。
情況緊急,懷著五個月身孕的錢秀玲顧不上丈夫的阻攔,立刻上了汽車,再次踏上拯救之旅。
幾個小時后,錢秀玲再一次見到了法肯豪森。
這一次,法肯豪森面露難色,沉吟片刻后說道:
“錢夫人,這次恐怕我無能為力了。“
原來,法肯豪森的行為早已引起了蓋世太保的注意,他被監(jiān)視了,隨時可能被革職。
看著錢秀玲失望的眼神,法肯豪森的心也沉了一下。
雖然艱難,但他還是想方設法地用手中最后的權(quán)力,讓這96人免遭死刑。
法肯豪森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為何還會冒著風險救人?
僅僅只是因為友情嗎?
法肯豪森本就是一個反戰(zhàn)人士,內(nèi)心熱愛和平,崇尚博愛和自由,只是,有時身不由己。
戰(zhàn)爭無情人有情
面對錢秀玲的全力施救,72歲高齡的法肯豪森感激涕零。
因表現(xiàn)良好,法肯豪森將軍只服刑3年多就被提前釋放了。
1966年,他在柏林去世,享年88歲。
戰(zhàn)爭是無情的,但人卻是有情的。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與其說是錢秀玲救了法肯豪森,不如說是他曾經(jīng)的善舉救了他。
法肯豪森將軍和錢秀玲女士的博愛精神,值得世人敬仰。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