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檔,隨著《南京照相館》電影的熱映,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悲劇,又一次成為大家的話題中心。
明明是中國人最不能忘記的民族恥辱,可國內(nèi)竟有人為日本“開脫”,甚至口出狂言:
“南京大屠殺根本就不存在,日本政府沒有必要就侵華戰(zhàn)爭對中國道歉”
這個叛徒就是《人民日報》的主編馬立誠,而他當公職的那幾年,還試圖策反全民族。
可關(guān)鍵是,他是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為什么會選擇為南京大屠殺的罪犯們洗白?
馬立誠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家境比較貧寒,沒有太多錢供他讀書。
所以初中沒念完,懂事的馬立誠就選擇輟學,去了一家印刷廠當學工。
雖然輟了學,但馬立誠一有空閑時間,還是積極看書學習。他認為,只要多學點東西,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1977年,改變命運的機會來了。當時,高考剛剛恢復,31歲的馬立誠就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武漢大學的歷史專業(yè)。
進了大學后,馬立誠仍然沒有忘記讀書,幾乎每天都是圖書館第一個進,最后一個出的學生。
而隨著書越讀越多,他也漸漸開始發(fā)表一些犀利的文章。
由于馬立誠的文筆出色,寫的東西也帶著股子鮮活勁兒,先進思想一套一套的,所以他的文章常常在學校里備受關(guān)注,還時常有校外的各大報社向他約稿。
大學畢業(yè)后,《中國青年報》看中了馬立誠的文筆,主動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讓他一畢業(yè)就擔任了報社的評論部副主任。
當時,我國正趕上改革開放的浪潮,馬立誠常常能精準地捕捉到時代的痛點,替老百姓說出那些藏在心里的話,為弱勢群體發(fā)聲、為改革建言。
對此,還有人稱,他寫的文章就像“改革風向標”。
每次他的文章也發(fā)表,讀者們都爭著搶著看,而馬立誠的聲望也開始,像春苗拔節(jié)似的往上躥。
在廣泛讀者們的支持和肯定下,馬立誠沒過幾年就升職成了《人民日報》的評論部編輯主任,站上看來更高的平臺。
大家本以為,馬立誠升任后,會繼續(xù)為社會建言,為廣大老百姓發(fā)聲。
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2004年,一次普通的赴日交流,竟然徹底改變了馬立誠的思想......
當時,馬立誠以中日交流學者的身份前往東京。剛到日本沒多久,當?shù)氐挠乙韯萘投⑸狭怂?/p>
對方先是天天帶他住5星級酒店,還常常用鮑魚、龍蝦,帝王蟹等高檔宴席招待他。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時不時地給馬立誠塞一些錢。
起初,馬立誠還有所警戒,和他們一直保持距離。但對方一直聲稱沒別的意思,就是為了中日之間能友好交流,馬立誠這才放了心。
沒過多久,對方還邀請馬立誠去參加一場學術(shù)界的研討會,說讓他無論如何都要參加,他們早就想聽聽馬立誠的先進思想了。
可等馬立誠到了之后,對方壓根就沒讓他說話,反而一直給他洗腦說,南京大屠殺是虛構(gòu)的,南京根本沒有死30萬人,這些都是外媒的污蔑。
為證實他們所謂的真實性,對方還拿出了一份早已篡改好的歷史資料,聲稱有關(guān)日本人在南京的一切都是謊言。
更可恨的是,他們還說,在任何戰(zhàn)爭中,雙方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損傷,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了。
最開始的時候,土生土長的南京人馬立誠還不信,還據(jù)理力爭進行反駁。
直到右翼人員拿出一堆日本高檔品牌的充值卡、日本豪華酒店年卡,以及裝有大量日元現(xiàn)鈔的行李箱后,馬立誠開始動搖。
看到有希望后,右翼人員緊接著還稱,只要馬立誠在即將舉行的研討會上,肯定日本人的上述觀點,他們還會助力他的官職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在這樣的誘惑下,馬立誠最終還是每年守住底線。他開始一邊大量收受日本人的好處,一邊幫日本洗白南京大屠殺。
他先是寫了一篇有關(guān)南京大屠殺的論文,在文章中大量引用日本右翼的虛假數(shù)據(jù)。
緊接著,他還發(fā)表了《對日關(guān)系新思維》,字里行間都在幫日本編造謊言,說什么屠殺30萬的數(shù)據(jù)純屬捏造、南京城當時是中日友好的象征,日本人根本不需要道歉。
更過分的是,對于日本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的行為,他還大言不慚地稱,日本的行為并非侵略,而是在幫中國發(fā)展,帶領(lǐng)我們走向現(xiàn)代化。
這些反動言論一出來,立刻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
大家都罵他忘了本,是個不折不扣的 “漢奸”,之前積累的那些聲望瞬間煙消云散??杉幢闳绱耍R立誠仍然不知悔改,繼續(xù)散布不實言論。
在釣魚島事件中,他還呼吁說,讓我國不要再和日本爭搶釣魚島了,中日不計前嫌,原諒歷史,和平相處才是正道。
此話一出,讓民眾們更加生氣,紛紛對其進行聲討。眼看著國內(nèi)待不下去,馬立誠又偷偷跑到了香港,可他并沒就此消停。
到了香港后,馬立誠仍然繼續(xù)發(fā)表那些顛倒黑白的言論,煽動對立情緒。更過分的是,他甚至還想策反香港人,跟著他一起造反。
不過,香港人比他想象中的愛國,大家并沒被他的話迷惑,反而一些有血性的民眾實在看不下去,在一次他公開露面的時候,圍上去把他狠狠揍了一頓。
眼看著香港也沒了容身之地,他又灰溜溜地跑到了日本,本以為之前幫右翼勢力說話,能在那里被當成 “座上賓”。
可右翼勢力早就把他的利用價值榨干了,假裝敷衍幾句后便沒再管他,任由他在日本自生自滅。
馬立誠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一旦丟掉了做人的底線,背叛了國家和民族,就算曾經(jīng)再有才華、聲望再高,最終也只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最后,我們還是要勿忘國恥,時至今日,日本人仍然欠我們一個道歉!
信息來源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7%AB%8B%E8%AF%9A/6298680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