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炸醬面正宗做法,從面條炸醬到拌面,一口吃出京味兒!
北京炸醬面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飲食記憶和家庭情感,體現(xiàn)了北京人豪爽、俠義、熱情的性格特點,是北京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搜索話題8月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
北京炸醬面是一道歷史悠久的特色面食,其歷史可追溯到遼金時期,當時北方人以黃醬調(diào)味,形成“炸醬”雛形,至清代成為北京特色美食,《京兆地理志》《帝京歲時紀勝》等都有相關記載。
炸醬面的面條筋道有嚼勁,炸醬滋潤咸香,肉丁肥瘦相間,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醬香味濃郁,搭配色彩豐富、清爽脆嫩的菜碼,口感層次豐富。
下面從炸醬開始,一步步教您做一碗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面。這個做法是家庭版的傳統(tǒng)做法,講究“小碗干炸”,醬香濃郁,肉丁肥瘦分明,面條勁道,配菜清爽。
一、炸醬制作
材料:
- 干黃醬(六必居或天源醬園)150g
- 甜面醬(六必居)50g
- 五花肉(肥瘦分開切)200g
- 蔥白1根(切末,分兩次用)
- 姜末1小勺
- 料酒1勺
- 白糖1小勺
- 食用油(最好用香油+花生油混合)
步驟:
1. 處理醬:干黃醬加3勺清水慢慢澥開(不要一次加多),攪拌到無顆粒,再加入甜面醬混合均勻。
2. 煸肉:
- 熱鍋涼油(油稍多),先下肥肉丁中小火煸炒至透明出油,再下瘦肉丁炒至變色。
- 加1勺料酒、姜末和一半蔥白末去腥,炒香后盛出備用。
3. 炸醬:
- 用鍋中余油(不夠可補油),小火倒入調(diào)好的醬,不停攪拌避免糊底。
- 熬約10分鐘至醬冒小泡、油醬分離時,倒入炒好的肉丁,加白糖提鮮。
- 繼續(xù)小火熬15分鐘,撒剩余蔥白末,關火。醬表面應浮一層亮油,醬色深褐發(fā)亮。
二、手搟面制作
材料:中筋面粉300g、清水150g、鹽2g
制作:
1. 面粉加鹽混合,分次加水揉成硬面團,醒30分鐘后再揉光滑。
2. 搟成薄面片,撒玉米面防粘,折疊后切寬條(約0.5cm寬)。
懶人法:用現(xiàn)成的切面(選“二細”或“韭菜葉”寬度)。
三、配菜準備
傳統(tǒng)“八碼兒”(可根據(jù)季節(jié)調(diào)整):
- 黃瓜絲
- 心里美蘿卜絲
- 芹菜丁(焯水)
- 黃豆(提前煮軟)
- 豆芽(焯水)
- 白菜絲(焯水)
- 青蒜末
- 香椿末(時令)
四、組裝與吃法
1. 面條煮熟過涼水(或“鍋挑”熱吃),瀝干入碗。
2. 碼上配菜,舀1-2勺炸醬(醬量寧少勿多,避免過咸)。
3. 關鍵步驟:從下往上拌勻,讓每根面條裹上醬和油,配兩瓣蒜更地道!
小貼士
1. 炸醬秘訣:全程小火慢熬,避免醬發(fā)苦;蔥分兩次放,增香層次。
2. 吃不完的炸醬可冷藏保存一周,拌飯、炒菜也能用。
3. 老北京講究“七碟八碗”,但家庭版配菜可簡化,黃瓜絲和蘿卜絲不可少。
按照這個步驟做出來的炸醬面,絕對是記憶里那口地道的老北京味兒!尤其是“小碗干炸”的炸醬,小火慢熬出的醬香味能飄滿整個屋子,肉丁的油脂和醬完美融合,稠稠的裹在筋道的面條上,再就著清爽的菜碼和一瓣蒜,一口下去滿嘴香,想想都流口水~
如果沒時間搟手搟面,買現(xiàn)成的粗切面也很合適,記得煮的時候別煮太軟,保持“筋道”的口感最關鍵。做好的炸醬冷藏后風味更濃,第二天用來拌米飯、抹饅頭,又是一頓超香的簡餐,親測好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