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華,已經(jīng)有兩個多月沒怎么露面了,曲藝賽道也沒有那么熱鬧了。
8月9日下午,侯耀華發(fā)了一條視頻,是對“七月風(fēng)波”一周年的一個總結(jié)。
侯耀華在視頻中說:“我是被裹挾進去的,我不喜歡這個賽道?!?/p>
侯耀華還說,自己要從頭再來。
8月10日晚上,侯耀華發(fā)了一條視頻,真的是從頭再來了,總標(biāo)題是《侯門紀(jì)事》。
看這意思,侯耀華應(yīng)該是圍繞著父親侯寶林先生,做一個系列視頻,講述跟侯寶林相關(guān)的故事。
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在生活中是一個比較嚴(yán)肅的人,尤其在家的時候,真的是不茍言笑。
侯耀華、侯耀文兄弟,在接受電視采訪時,都說父親在家里,是一個特別嚴(yán)肅的人,即便是在飯桌上,他們兄弟倆都不敢說話。
侯寶林、侯耀華、侯耀文
昨天晚上,侯耀華視頻的小標(biāo)題為:《我挨父親侯寶林一巴掌,記性長了一輩子》。
視頻開頭,侯耀華就語出驚人:
侯耀華
我挨過我爸爸一巴掌,是因為我吃飯剩飯米粒。
至今,我連盒飯,我都吃干凈了。就是說,無形當(dāng)中的,不是說誰非得要求你怎么著。
在那個年代,講究不打不成才,講究棍棒底下出孝子,侯寶林作為家長,也不能免俗。
侯耀華接著說:
侯耀華
我在劇組吃盒飯,永遠(yuǎn)都是干干凈凈。最后打點湯,或者擱點熱水,給旁邊剩下的也得吃了。
助理在旁邊說,這一巴掌沒白挨,侯耀華隨即就說道:
沒白挨,管一輩子。
我爸爸跟我說過一件事,他說,你們誰吃了,吃多少我都不心疼,浪費一點,我都心疼。
侯耀華
侯耀華還回憶起了父親拌面的往事,然后又說:
他小時候受過苦,他知道餓,所以他才珍惜,他能夠吃飽的這種機會。
1921年,剛剛4歲的侯寶林,就被人帶到北京,送給一個滿族廚師侯連達(dá)當(dāng)養(yǎng)子。
侯家也是窮苦人,尤其是侯連達(dá)失業(yè)之后,8歲的侯寶林就開始,以賣報紙、撿煤核、要飯等方式,幫助家里維持生計,日子過得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侯耀華
侯寶林開始去戲班當(dāng)學(xué)徒之后,除了挨打受氣,還經(jīng)常吃不飽飯。
即便在天橋說相聲之后,侯寶林還有過,一天吃不上一頓飯的時候,餓得他只能睡覺。
侯耀華
侯寶林還多次說過,他的本事都是餓出來的。
侯耀華說得沒錯,侯寶林先生受過苦,挨過餓,他才珍惜能吃飽飯的機會。
侯寶林對浪費糧食是深惡痛絕,所以侯耀華因為剩飯米粒挨打,也就能夠理解了。
侯耀華
侯耀華繼續(xù)說道:
他覺得說服教育嘛,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那時候的方針政策。
@蘭石讀書習(xí)字
:侯寶林先生是從舊社會過來的藝人,他吃過苦,受過罪,挨過餓,所以他才會有刻骨銘心的記憶。
侯寶林先生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經(jīng)歷過運動,他知道挨餓的滋味,所以他才讓侯耀華的兒子侯軍,去學(xué)了廚師。
侯寶林的一巴掌,管了侯耀華一輩子,這一巴掌,侯耀華確實沒有白挨。
朋友們,您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