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蜜雪冰城沉迷于與東方明珠 battle,不知天地為何物,忙著修煉攻擊和反攻擊技能,沒想到自家被 “偷家” 了。
最近,蜜雪冰城又上了熱搜,我愿稱之為“雪王之迷惑行為大賞受害者”。
檸檬籽引發(fā)的“血案”
4 元飲品掀起全民辯論
安徽合肥,一位顧客在蜜雪冰城買了杯檸檬水,喝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里面有檸檬籽,覺得口感發(fā)苦,轉頭就向市監(jiān)局投訴,要求門店必須“去籽處理”。
接到投訴后,蜀麓市場監(jiān)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員立刻上門實地檢查。
發(fā)現(xiàn)該門店用的都是新鮮檸檬,現(xiàn)切現(xiàn)搗,店員為避免二次接觸果肉影響衛(wèi)生,才沒手動去籽。
圖源:微博
一場嚴肅的執(zhí)法檢查,愣是變成了大型辯論賽現(xiàn)場。
圖源:微博
網友紛紛炸鍋,站出來花式維護小雪。
有人發(fā)出靈魂拷問:“老婆餅里可以沒老婆,夫妻肺片里可以沒夫妻,蜜雪冰城檸檬水為什么不能有籽?”
真要較真,那 365 天都告不過來。
有人哭笑不得:“4 塊錢的價格還要啥自行車?” 做人不能既要又要。
試想一下,店員二次加工去籽有衛(wèi)生隱患,購入自動化設備又會大幅增加成本,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檸檬去籽都是耗費人力、財力的下下策。
大部分網友覺得“大可不必,檸檬水不去籽對口感影響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
甚至有人開始憐愛雪王:“不能因為價格便宜就覺得雪王好欺負”,甘愿做它的堅強后盾。
眾所周知,便宜大杯的檸檬水是蜜雪的王牌單品。
這些年,社交平臺上的確有網友因檸檬籽影響口感“發(fā)帖避雷”,但多數(shù)消費者看在價格份上都能接納。
萬萬沒想到,就因檸檬沒去籽,竟有人動真格投訴,這才演變成一場荒唐的鬧劇。
不過這對身經百戰(zhàn)的雪王而言,早就見怪不怪了。
雪王迷惑熱搜大賞
當?shù)蛢r遭遇“高端” 期待
事實上,雪王“塌房” 的方式千奇百怪,都能放進奇聞軼事收藏夾了。
前陣子,有網友控訴蜜雪冰城 2 元冰淇淋在夏天融化得太快,相關話題直接沖上高位熱搜。
大家吃冰淇淋仿佛不是在享受美味,而是在和融化速度賽跑,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蜜雪用了劣質原材料,才導致融化得這么快?
蜜雪冰城客服及時回應:“配方一直未改,會將問題反饋?!?/p>
相關店員也表示:“對原理不太清楚,但夏季高溫肯定會加速融化,一般會提醒顧客盡快食用,小心滴到身上?!?/p>
冰淇淋化得快慢,真的值得大張旗鼓討論嗎?
還真值得。2022 年夏天,鐘薛高一款產品在 31℃環(huán)境下放了 1 小時不融化,相關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三天后,又有網友發(fā)短視頻:用打火機灼燒鐘薛高,雪糕完全沒化開。
這操作再次助推“鐘薛高高溫不化” 的熱度,網友紛紛質疑其過量使用卡拉膠、食品乳化增稠劑等添加劑,對這款高端雪糕的品質表示強烈不信任。
蜜雪冰城如今面臨的,其實是和鐘薛高相似的遭遇。
按“鐘薛高化得慢 = 品質差” 的邏輯,蜜雪冰城冰淇淋化得快,難道就等于品質好?畢竟,這款暢銷冰淇淋才 2 塊錢。
圖源:小紅書@半夜去殺豬
無獨有偶,還有網友發(fā)帖稱給蜜雪冰城店員備注“燙傷多給冰塊” 遭拒。
沒想到店員現(xiàn)身說法,硬核回應解釋不給冰塊的原因:擔心冰敷操作不當要承擔責任。
一句“希望你明白,需要他人義務幫助時,不要讓他人承擔風險” 更是圈粉無數(shù),用不卑不亢的高情商化解了一個“待爆負面熱搜”。
低價不再萬能
雪王的“免死金牌” 正在失效?
蜜雪冰城的一舉一動都被審視,已成品牌“甜蜜的煩惱”。大眾開始對雪王加碼品質和服務期待,“溺愛” 光環(huán)逐漸消退。
近兩年,蜜雪冰城因員工“燙傷在水池洗腳”“前員工用腳關水龍頭”,以及兌換 30 個冰淇淋時態(tài)度讓顧客不滿等事,屢屢登上熱搜 “公開處刑”——
低價不再是它的 “免死金牌”。
去年6 月,網傳蜜雪冰城員工脫鞋在水池中洗腳,引發(fā)關注。蜜雪回應稱,實為門店老板父親,因腳部燙傷用冷水應急處理。
圖源:澎湃新聞
7月,自稱前員工的網友發(fā)布視頻,顯示一男子在操作間用腳踢水龍頭嘗試關閉。該網友隨后致歉,稱是下班打烊時“腦子一熱覺得好玩”拍攝。
圖源:抖音
2025年7月,消費者通過美團黑鉆會員福利兌換30個免費冰淇淋,自帶便當盒到店自提。店員因訂單量大互相推諉,裝盒時冰淇淋融化溢出,店員稱“裝不下”。
消費者提議折換圣代(3個冰淇淋換1杯),但被要求支付杯子費。門店后續(xù)承認店員因“驚訝而議論”,否認辱罵,已道歉并承諾加強培訓。
這些事件暴露出蜜雪冰城在高速擴張下的管理漏洞。全球 4.6 萬家門店的龐大規(guī)模,讓品控和服務成了巨大挑戰(zhàn)。
當消費者開始用放大鏡審視蜜雪的每一個細節(jié),曾經因低價被寬容的瑕疵,如今都成了品牌形象的致命傷。
蜜雪與百果園
低價與高價的殊途同歸
就在蜜雪冰城因 4 元檸檬水被投訴的幾乎同一時間,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的一番話引爆輿論。
8 月 8 日,他在視頻中表示:“商業(yè)就兩種,第一種利用消費者的無知,第二種教育消費者成熟。百果園多年來都走在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p>
這番“教育消費者” 的言論迅速上熱搜,引發(fā)強烈反彈。
網友紛紛吐槽:“月薪 2 萬吃不起百果園”“百果園隨便買買就一百塊”“到底誰在吃百果園?”
余惠勇在視頻中強調:“我要想給顧客留下便宜印象很容易,因為水果不同品質差別太大,哪怕外觀一樣,有的時候能差四五倍?!?/p>
他堅持百果園“絕不在品質上讓步”,但消費者似乎不買賬。
圖源:極目新聞
百果園的財務數(shù)據(jù)揭示更深層危機:2024 年營收 102.73 億元,同比下降 9.8%;虧損 3.91 億元,而 2023 年同期盈利 3.81 億元 56。
更觸目驚心的是,2024 年百果園凈減門店 966 家,平均每天關店近 5 家。
蜜雪冰城因低價受到消費者過度偏愛,百果園因高價引發(fā)輿論風波,兩者殊途同歸陷入信任困境,彰顯出當代消費者對價格的極端敏感。
百果園董事長的“教育論” 與蜜雪冰城的 “檸檬籽事件” 形成鮮明對比,卻共同指向一個事實 —— 消費者主權時代已到來。
百果園試圖通過高價建立品質壁壘,但消費者不認可其價值主張;而蜜雪冰城則面臨另一重困境。
當消費者對 4 元檸檬水提出 “去籽” 要求時,這折射出的正是低價策略的局限性:
低廉的價格與品質底線何以兩全?
可以說,兩家企業(yè)的共同困境,給所有消費品牌敲響了警鐘。
消費者覺醒時代,沒有誰可以教育誰。
無論是低價“寵粉”還是高價“教育”,最終都抵不過消費者用腳投票的權利。
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話題 ,盡在【頂尖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