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盛華觀察
北京金融法院的一紙執(zhí)行文書,讓萬達集團再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2025年8月11日,天眼查APP 顯示,萬達集團新增一則被執(zhí)行人信息,執(zhí)行標的高達24.02億元。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天眼風險信息顯示,萬達集團現存10條被執(zhí)行人信息,被執(zhí)行總金額已超76億元。曾經風光無限的商業(yè)帝國,如今深陷債務泥潭,王健林開啟的 “賣賣賣” 模式,能否幫助萬達度過這重重難關?
債務危機持續(xù)發(fā)酵
萬達集團此次新增的24.02億元執(zhí)行標的,使得其被執(zhí)行總額迅速攀升至 76億元以上。這一數字背后,反映出萬達面臨的債務壓力正日益沉重。從時間線來看,今年以來,萬達集團已多次被列為被執(zhí)行人,僅在2025 年,就新增了9條被執(zhí)行人信息,涉及金額近75億元。
萬達集團及其所屬公司的負債規(guī)模龐大,債券報告的重大風險提示顯示,截至 2024年6月末,大連萬達商業(yè)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商管)合并口徑有息負債1375.6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302.69 億元。短期債務的集中到期,對萬達的現金流構成了巨大挑戰(zhàn)。
除了被執(zhí)行金額的不斷增加,萬達商管的股權也頻繁被凍結。2025 年,萬達商管遭遇了七輪股權凍結,大連新達盟、福州萬達廣場等核心項目公司均未能幸免。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顯示,萬達商管兩筆股權被南京中院凍結三年,數額超 1.4 億元。股權凍結不僅限制了萬達的資產處置能力,還對其融資渠道造成了嚴重影響,進一步加劇了資金緊張的局面。
“賣賣賣” 策略:斷臂求生還是杯水車薪?
面對嚴峻的債務形勢,王健林近年來開啟了大規(guī)模的資產拋售模式。2024 年至今,萬達相繼出售了大量核心資產,試圖通過資產變現來緩解資金壓力。
2024 年,萬達出售了 26 座萬達廣場,這些曾經作為萬達商業(yè)帝國核心資產的項目,如今成為了償債的重要籌碼。進入 2025 年,資產拋售的節(jié)奏進一步加快。5 月,太盟投資聯(lián)合騰訊、京東等機構,以 500 億元的價格鯨吞了 48 座萬達廣場。這一交易成為了萬達資產處置的標志性事件,然而,即便如此大規(guī)模的資產出售,似乎仍然難以填補債務的巨大窟窿。
除了萬達廣場,萬達的酒店管理業(yè)務也未能幸免。今年 4 月,萬達酒店管理公司以 24.97 億元的價格賣給了同程旅行。此外,7 月底,滁州萬達廣場悄然變更股東;快錢金融 30% 股權也在同期以 2.4 億元掛牌出售。曾經構筑萬達商業(yè)版圖的關鍵資產,正一件件被擺上拍賣臺。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王健林的 “賣賣賣” 策略是其輕資產轉型戰(zhàn)略的一部分。萬達試圖通過剝離重資產,保留運營權,以租金分成等方式維持現金流。然而,現實情況卻遠比藍圖殘酷。核心資產的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萬達的造血能力,而持續(xù)擴大的債務規(guī)模,讓資金鏈愈發(fā)緊繃。資產拋售的速度,似乎遠遠追不上債務擴張的腳步。以此次 24 億元執(zhí)行為例,若按 10% 年息計算,僅這筆債務每日產生的利息就高達 65 萬元。當新增執(zhí)行金額超過資產處置收益時,債務黑洞便會加速擴大。
危機根源:激進擴張與政策轉向
萬達今日的困局,其導火索可追溯至 2016 年的那場豪賭。當時,萬達從港股退市,簽下了對賭協(xié)議:若 2018 年未實現 A 股上市,需以 12% 年息回購 380 億股權。然而,隨著監(jiān)管政策的突變,萬達的上市夢碎,回購條款如同定時炸彈般引爆,為后續(xù)的債務危機埋下了伏筆。
回顧萬達的發(fā)展歷程,早年的激進擴張也是導致如今困境的重要原因。2000 年后,萬達廣場在全國各大城市迅速布局,通過與各地政府合作,獲取優(yōu)惠土地價格,再以銀行貸款等方式籌集大量資金用于項目開發(fā)。但建成后的萬達廣場,前期租金收益往往難以覆蓋巨額債務成本和利息,導致債務雪球越滾越大。此外,萬達還大舉進軍文旅、影視、酒店等領域,這些領域前期投入高、回報周期長,受市場波動影響大,一旦運營不善,就容易出現虧損。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下行、消費的疲軟、金融機構的收緊以及電商的沖擊,加上疫情的影響,都讓萬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在時代劇變的洪流中,萬達一時難以招架,曾經的輝煌逐漸被債務危機所籠罩。
未來之路:債務重組與戰(zhàn)略調整
面對 76 億的被執(zhí)行總額以及龐大的債務規(guī)模,萬達集團迫切需要尋找系統(tǒng)性的債務解決方案。目前,萬達尚未公布具體的應對策略,但市場已經注意到一些微妙的信號。新接盤 48 座萬達廣場的太盟投資,其執(zhí)行董事邱天漢已進入萬達商管董事會。這或許暗示著更深層次的資本重組正在醞釀之中。
萬達也在積極進行戰(zhàn)略調整,宣布將聚焦輕資產運營,減少重資產負債壓力。未來,萬達可能會通過債務展期、分期償付等方式與債權人協(xié)商,以緩解當前的財務壓力。此外,萬達還需在商業(yè)運營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提升現有資產的運營效率,增強盈利能力。
然而,萬達的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頻繁的訴訟及執(zhí)行案件,已經對其商譽及市場信心造成了負面影響,投資者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度下降。在當前復雜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下,萬達能否成功化解債務危機,實現轉型重生,還需時間的檢驗。王健林這位曾經的商業(yè)巨擘,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將深刻影響著萬達集團的未來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