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深藍L07上市的那一刻,15萬元級智能轎車的規(guī)則被改寫了。
13.59萬元起售,全系標配華為乾崑智駕ADS SE,沒有選裝,沒有保留,不搞“高配釣魚”。對于一個剛完成央企一級重組的品牌來說,這是一種姿態(tài):在新能源車的智能化競賽中,深藍不打價格戰(zhàn),但要主導價值戰(zhàn)。
不“給你選”,“直接給”
把高階智駕做成全系標配,聽起來輕巧,做起來卻是逆行業(yè)主流而行。過去兩年,智能輔助駕駛成了各家宣傳的標配,但真到配置表里,要么鎖在高配車型上,要么藏在動輒萬元的選裝包里。
深藍的做法非常直接:全系標配,不給你選。這套ADS SE系統(tǒng)由華為提供,硬件包括3顆MDC芯片、1顆激光雷達和23顆傳感器,配合自研算法,既能跑通高速NOA,也能覆蓋城市復雜路況。
夜間行車,它能識別黑衣行人并及時剎停;遇到逆行電動車,也能主動避讓;即便是在無劃線的斷頭路上,也能自主完成泊車操作。這些非典型場景下的決策反應,恰恰是智能駕駛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它就像你車里那個不會說話的老教練,在你猶豫、分神或手忙腳亂時,會幫你把方向盤穩(wěn)住?!鄙钏{汽車CEO鄧承浩現(xiàn)場這樣形容。
輔助駕駛層面的表現(xiàn)同樣成熟:高速NOA從匝道入口開始,變道、超車、上下匝道全流程自動化;泊車系統(tǒng)支持小區(qū)巷口、地庫斜位等復雜環(huán)境,用戶甚至可以在車外用手機遙控完成泊車。
這套體驗,以前是阿維塔、問界等25萬元級車型的專屬配置,現(xiàn)在,L07把它做到了13萬元起的起售價區(qū)間。
為什么是深藍能做?
這事放在別的品牌身上,可能是一場孤注一擲。但放在剛剛完成央企一級掛牌的深藍身上,是合理的。
7月29日,長安汽車晉升央企一級單位,深藍成為其新能源戰(zhàn)略窗口。這不僅是一次身份轉(zhuǎn)變,也意味著深藍將承擔更多“技術(shù)標準樣板”的責任。
而L07此次改款,最突出的特點并不是把什么都堆滿,而是貫徹了一種工程邏輯:效率先于堆料,能力優(yōu)于噱頭。
L07首發(fā)搭載了新一代“原力超集電驅(qū)”與“原力智能增程”系統(tǒng),這是當前極少數(shù)同時實現(xiàn)“強動力、低能耗、高安全”的雙動力架構(gòu)方案之一。
性能方面,電驅(qū)系統(tǒng)可輸出200kW最大功率和3814N·m輪端扭矩,零百加速時間僅需6.2秒;而在效率層面,藍鯨專用增程發(fā)動機實現(xiàn)44.39%熱效率,每升油發(fā)電3.7度,匹配工況效率高達92.3%的超級電驅(qū),讓“省電”變成一種能力,而非犧牲。
用戶能看到的好處是:增程車型240km純電續(xù)航,綜合續(xù)航1500km,饋電油耗僅3.48L/100km;純電版續(xù)航可達660km,電耗僅12kWh/100km。用車場景不再被補能焦慮鉗制。
更進一步,L07全系支持3C超充,30%至80%僅需15分鐘,充10分鐘就能再跑100公里。不只是充電快,更重要的是補能節(jié)奏貼近生活。
“真正的好增程,不是拼堆料,是拼效率。”這是鄧承浩對增程的定義,也可以理解為他對所有技術(shù)的態(tài)度。智駕也是一樣——不是靠堆芯片,而是靠體系能力。
你可以不買L07,但你得重新理解“15萬元的車,能給我什么”。
過去,智能駕駛是高端車的象征,是定價的護城河。L07打破這個模式后,很多品牌會發(fā)現(xiàn),自己原本用來支撐售價的那一套“高階智駕+品牌溢價”,開始顯得站不住腳。
這是對同行的一種“逼問”:如果你也說自己是技術(shù)品牌,那為什么不敢標配?
L07這次,不是“搞一臺拉流量的高配”,而是“把高配思維下沉成標準配置”,這背后的技術(shù)組織能力、成本控制力,才是最難被復刻的壁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