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福特首席執(zhí)行官吉姆·法利花了六個月時間駕駛一輛中國新能源車。在談到這輛車時,法利不禁夸贊‘這太棒了,我不想放棄它’。但法利也曾公開擔心,如果更多的美國人能夠駕駛這輛車,福特將面臨怎樣的命運?"
美國《大西洋月刊》近日刊載的一篇署名文章,再次講述了福特公司的這個故事。
《大西洋月刊》網(wǎng)站報道截圖
文章說,中國電動汽車不僅價格親民,而且具備領先的技術實力。隨著中國電動汽車不斷擴大在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市場份額,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已倍感壓力。以歐洲為例,中國品牌在當?shù)氐氖袌龇蓊~已大致與梅賽德斯-奔馳相當。
文章說,本周,福特公司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一家工廠宣布了一系列措施,目標是生產(chǎn)更加便宜的電動汽車。包括,重新調(diào)整裝配線——而這正是亨利·福特在一個世紀前所創(chuàng)立的移動裝配線系統(tǒng)。福特計劃從2027年開始在這家工廠生產(chǎn)一款售價3萬美元的新型電動皮卡。
但是,文章認為,一輛售價3萬美元的電動皮卡遠不足以和中國的電動汽車競爭。從某種程度上說,福特只是在追趕中國早已做過的事。
《大西洋月刊》網(wǎng)站報道截圖
文章指出,福特和中國競爭的計劃實施起來充滿挑戰(zhàn)。原因是,中國擁有龐大的工程人才庫、全球頂尖的電池技術等優(yōu)勢。與此同時,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取消了許多原本可以幫助美國追趕中國的電動汽車的補貼和激勵措施。
文章觀察到,美國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之前曾對即將到來的電動汽車革命做出過巨大承諾,但當情況變得艱難時,他們往往會退縮和重新思考戰(zhàn)略。去年,福特就取消了一款大型電動SUV。它現(xiàn)有的電動汽車陣容正在老化,而競爭對手卻一直在推出新車型。
文章表示,福特的新皮卡至少還要兩年才能上市,而中國不會等待。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席卷全球,將它們拒之門外變得越來越難。對福特這樣的美國公司來說,最壞的可能性是,他們或許能再次改變自己的制造方式,但這依然不夠。
編譯丨李琳
簽審丨魏郁
監(jiān)制丨蔡耀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