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北部蒼翠的平原上,沉睡著一座千年古城——素可泰。它位于曼谷和清邁之間,是泰文化的搖籃,首個王朝的榮光在此綻放,佛寺的鐘聲與節(jié)慶的水燈,交織成永恒的回響。
素可泰(Sukhothai)位于泰國中央平原,曼谷以北427公里處。建于13世紀的泰國首個王朝 ——“素可泰王朝”,是泰族第一次建國的首都,泰國文化的發(fā)源地。
農(nóng)歷十月十五,泰國全民狂歡,舉凡有水之處,都能見到漂浮的水燈。走進素可泰歷史公園,即可感染到四方奔涌而至的熱鬧。
居民們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制作絢麗的花燈,在園內(nèi)擺賣,讓買客亂了心思。那列隊而來的隊伍,有扮演國王、王后和公主的化身;有提著各種糕粿祭品的,敲鑼打鼓吹嗩吶的,駕馭大象的,提供食品飲料的;熱戀中的男女、攜兒帶女的家長、旅客也順序進場。年輕的舞蹈員,從集中地就一路舞進園林,舞步整齊、姿態(tài)萬千地引來不絕的掌聲。
七時一到,水池中的燈火,猶如星辰點點,但見身著民族服裝的男女,花枝招展的女士,蹦跳活潑的孩童手持彩燈祈愿。他們在期待中放燈,任其漂流,也求得些許安心。古老的佛塔以莊嚴的色彩,見證了節(jié)慶的延續(xù),激發(fā)旅游的狂潮。
不論年齡,同慶佳節(jié)。(李選樓攝)
千尊佛像百座寺廟
走進素可泰歷史公園(Sukhothai Historical Park),一股蒼涼的古意四面襲來。
園內(nèi)寺廟宏偉,根根聳立的廟柱,令人驚訝古老建筑藝術(shù)的精致,進而陷入沉思。尊尊大佛,高大神威傳神,它們或向外凝視、或沉思、或細語、或遠眺、或右手手指指地,呈鎮(zhèn)魔姿,祈愿永恒的平安。
在佛像面前,人人都顯得忠實、虔誠,對它肅然起敬。它眼神顯現(xiàn)出善和愛,仿佛在等待施救身陷深淵的人們。
瑪哈泰寺莊嚴肅穆。(李選樓攝)
素可泰歷史公園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占地約4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留有千尊佛像,以及超過百座寺廟,包括瑪哈泰寺(Wat Mahathat)、西沙瓦寺(Wat Si Sawai)、沙西寺(Wat Sa Si)。這些著名的寺廟遺跡,是游人了解泰國歷史文化的必游之地。
玉佛故鄉(xiāng)盛產(chǎn)公雞碗
蘇剎達隆玉佛寺(Wat Kaew Don Tao)歷史悠久,曾供奉知名玉佛,據(jù)說是1436年幾頭大象擺了烏龍,將蘭那囯王安排由清萊運到清邁供奉的玉佛,錯誤地搬到南邦,直到1468年才把玉佛運回清邁。猶如這里的許多寺廟,建筑頂端具蘭那的彎勾特色,也帶有緬甸寺廟的塔式風(fēng)格,顯示南邦府曾經(jīng)遭緬甸占領(lǐng)的歷史,讓人上了寶貴的一課。
手工描繪公雞圖案。南邦府的公雞圖案瓷器于1957年開始生產(chǎn)。(李選樓攝)
旺河畔的公雞壁畫,吸引許多游客拍攝。(李選樓攝)
公雞碗博物館(Dhanabadee Ceramic Museum) 是南邦府的驕傲。館內(nèi)展示陶瓷的燒制過程及發(fā)展;全世界最小的公雞碗體現(xiàn)了這一產(chǎn)品的精致,以至透過顯微鏡,還能看到它細膩的彩繪。
周末的大公市場人山人海。(李選樓攝)
品嘗南邦大公市場的水粿。吃甜的,可加糖粉、芝麻或甜醬;喜咸的則放些菜脯入口。(李選樓攝)
在旺河畔的大公市場(Kad Kong Ta)漫步,也是收獲滿滿。
19世紀初,這里曾經(jīng)是南邦的商業(yè)區(qū),來自泰國、中囯、緬甸和英囯的商賈云集。古老的建筑和古樸的街景,柚木和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美麗樓房,都是早期富商所建。今天,家庭式小館在這里經(jīng)營著皮革、首飾、陶瓷、杯墊、衣服、布藝品和木造裝飾品。此外,林林總總的街頭食品,從燒烤、面食、米飯、酸辣湯、糕粿到飲料,都值得慢慢品味,感受吃的悠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