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里涼意漸濃,一碗熱氣騰騰的“貓耳朵”(又名麻食)最能熨帖整日的疲勞。
它起源于晉陜農(nóng)忙季,人們將提前切好的面丁,在指尖一搓一捻一壓,便成圓潤帶紋的 “貓耳朵”,搭配上各種家常配菜煮一煮,就是頓省時頂餓的 “救急飯”。
如今它不僅成了北方家庭的傳統(tǒng)主食,甚至還進入了高級網(wǎng)紅餐廳,幾塊錢成本能賣到3、40一份。
麻食個頭雖小,螺旋紋理卻很好掛汁吸味,消化起來沒有負擔,對腸胃很友好。一次不妨多做點,冷凍在冰箱里,吃上一周都沒問題~
花樣貓耳朵
老陜燴麻食
炒貓耳朵
花樣貓耳朵
?食譜作者:往生花
點擊圖片進小程序,收藏菜譜更方便
用料
面粉(白面、蕎麥面均可)
* 如果你想要有顏色的貓耳朵,你可以選用菜汁來和面。菠菜=綠色、胡蘿卜=黃色、莧菜=粉色、西紅柿=紅色等等,自己去挖掘吧!
做法
1.取適量的面粉,緩緩的加冷水(少量少量的加)把面粉打成絮狀,然后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加蓋或者蓋濕籠布醒30分鐘。
* 面的硬度要比做面條軟一些,比做餃子的面硬一些。太硬:貓耳朵僵硬,難熟難消化;太軟:貓耳朵花色不好看,易粘,沒勁道。
2.醒好的面放在面板上,揉一下,揉成光滑的團,按扁。之后用搟面杖搟成1cm左右厚度的面餅。
3.用菜刀切成1cm見方的小丁。如果有些粘連記得多撒些干面粉。
4.面板上撒干面粉,取一個面丁用大拇指的指腹外側(cè)緣向前壓攆面丁,即成光面的貓耳朵(最家常版)。
* 也可以不用面板,直接在左手的手心里壓攆。
5.取一只有凸點的米飯鏟子,在鏟子上撒干面粉,同樣的方法來壓攆,即成凹點的貓耳朵。
6.在竹篦子或者壽司簾子上壓攆即成螺紋款的貓耳朵。
7.選擇你喜歡的花型,和家里現(xiàn)有的能做出花紋的工具自由發(fā)揮吧。
* 關(guān)于儲存:面食還是新鮮的最好,現(xiàn)做現(xiàn)吃為佳。做好了可以直接冷凍儲存,盡量分開放。放冷藏可保持一兩天,冷凍一周左右。
老陜燴麻食
?食譜作者:嘉禾的飯
點擊圖片進小程序,收藏菜譜更方便
用料
麻食、土豆、西紅柿
豆角、木耳、豆腐、青菜
* 配料的選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調(diào)整,分量則根據(jù)食用人數(shù)決定。至于調(diào)味料也是根據(jù)自己的口味添加,愛吃酸的可以多加醋。
做法
1.準備好麻食、土豆、西紅柿、豆角、木耳、豆腐、青菜等一切愛吃的蔬菜,切丁備用。
2.開水下麻食,煮熟撈出。熱鍋下油放入豆角土豆翻炒至斷生,放入木耳接著炒,最后倒入豆腐粒一起翻炒,放鹽、生抽調(diào)味。
3.各種蔬菜炒熟盛出備用。
4.熱鍋下油放西紅柿塊炒成醬,倒熱水煮開,倒入煮好的麻食、配菜和小青菜,放點十三香調(diào)味。
5.愛吃辣的可以在放一勺辣油,一碗酸辣的老陜燴麻食就做好啦。
炒貓耳朵
?食譜作者:蜜糖優(yōu)仔
點擊圖片進小程序,收藏菜譜更方便
用料
貓耳朵 適量
西紅柿 一個 白菜葉 2葉 蒜苗 2根
香油 3-5滴 鹽 適量
做法
1.白菜切絲,西紅柿切塊,蒜苗切段,貓耳朵用白水煮熟,濾水備用。
2.鍋中放少許油,提前將西紅柿翻炒成醬盛出。之后翻炒白菜、蒜苗與貓耳朵,并倒入西紅柿醬,加少許鹽調(diào)味即可。
做過的人說
圓圓0912:
放了提前燉好的蹄膀肉湯,配菜有土豆,胡蘿卜,豆角,黑木耳,黃花菜,青菜,西紅柿!
晚灬睡:
一個人吃飯,這個挺方便的。
鼓肚子青蛙娘:
美包包 最后加一點十三香就有內(nèi)味兒了!
編輯:卷卷
封面來源:@食尚先生王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