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坐一列時速只有30公里的火車,是什么體驗?
我說,那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今年四月初,我再一次踏上了朝鮮的土地。
咸鏡北道,羅津港。海風很大,吹得人臉生疼。遠處貨輪緩緩靠岸,工人們正在忙碌。我縮了縮脖子,把外套拉鏈又往上提了一些。
同行的朝鮮朋友拍了拍我的肩:“走,騎自行車去火車站?!?br/>我愣了愣:“騎自行車?”
他笑了:“這里的路,自行車比汽車快?!?/p>
于是,我們倆就這樣蹬著二八大杠,顛簸在還有些泥濘的土路上。
風在耳邊呼嘯,路邊的白楊剛剛抽出新芽。有那么一瞬間,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后座上,穿行在故鄉(xiāng)的春天里。
羅先火車站并不起眼,甚至有些破舊。
朋友說,這站有些年頭了,像一座“還在呼吸的老廟”。
我抬頭望去,斑駁的外墻、褪色的標語、老式的時鐘……一切仿佛被時光遺忘。
買票時,我再次愣住。
“多少?”
“5朝幣?!?br/>朋友幫我換算了一下,約等于三毛錢人民幣。
三毛錢,在我的城市,連半瓶礦泉水都買不到。
在這里,卻是一張火車票的價格。
我們沿著一條長達百米的坡形電梯緩緩下行。
電梯偶爾發(fā)出吱呀的聲響,我下意識地握緊了扶手。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緊張,輕聲說:“別擔心,它已經(jīng)這樣運行很多年了?!?/p>
站臺上異常干凈,也沒有喧嘩。
幾位乘客安靜地等候,沒有人低頭看手機——事實上,這里很少有人擁有智能手機。
墻壁上貼著一些標語和宣傳畫,沒有商業(yè)廣告,沒有明星代言,只有這個國家自己的聲音。
朋友告訴我,在朝鮮,坐火車對普通人來說是一件“大事”。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坐過火車,每一次出行都承載著對遠方的向往和對家人的思念。
火車緩緩進站,綠色的車廂,老式的蒸汽機車頭。
我恍惚間以為自己走進了一部老電影。
車廂內的座椅是硬皮的,坐上去有些涼。
我對面坐著一位中年女士,穿著深色中山裝,腳踩一雙黑色高跟鞋。
她從容地磕著瓜子,殼兒輕輕落在自帶的小紙袋里。
她的動作優(yōu)雅而熟練,眼神平靜而自信。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我母親年輕時的照片——同樣的裝束,同樣的氣質,那個年代特有的端莊與大方。
火車開動了,速度真的很慢,大約30公里每小時。
窗外的風景像一卷緩緩展開的畫卷:遠山如黛,田野初綠,偶爾出現(xiàn)的小村落點綴其間。
幾個農(nóng)民正在田里勞作,用的還是最傳統(tǒng)的方式——鋤頭、犁、耕牛。
他們彎腰的身影,在廣袤天地間顯得渺小卻又堅韌。
朋友輕聲說:“他們是這個國家的根基?!?br/>我忽然想起我的祖父,他也曾這樣在田里勞作一生。
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我是知道的。
火車偶爾會??恳恍┬≌?。
站臺上的工作人員穿著制服,筆挺地站立著,手中的小旗揮舞得一絲不茍。
上下車的乘客不多,每個人都安靜有序。
有時會有安檢人員上車檢查證件。
他們仔細核對著每個人的信息,態(tài)度嚴肅但禮貌。
輪到我的時候,一位年輕的朝鮮姑娘看了看我的護照,又看了看我,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歡迎來到朝鮮?!?/p>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種莫名的溫暖。
車廂內很安靜,有人打盹,有人看報,有人望著窗外發(fā)呆。
我拿起一份當?shù)氐膱蠹?,雖然看不懂朝鮮文,但從圖片上能看出大多是建設成就和領導人的視察照片。
朋友告訴我,在朝鮮,醫(yī)療、教育、住房都是免費的。
“我們可能沒有很多物質財富,但我們沒有后顧之憂?!闭f這話時,他的眼睛里有一種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踏實與自豪。
火車繼續(xù)緩慢前行,時光仿佛被拉長了。
沒有網(wǎng)絡的干擾,沒有工作的壓力,我反而有機會靜下心來,看看窗外的風景,想想自己的人生。
我們總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卻忘了有時候慢下來,才能看見真正的風景。
抵達清津時,天已經(jīng)黑了。
站臺上的燈光昏暗,我們背著行李走出車站。
朋友熟門熟路地帶著我穿過幾條街道,來到了國貿大酒店。
酒店大廳的燈光很亮,與外面的黑暗形成鮮明對比。
墻壁上掛著領袖的肖像,服務員穿著整齊的制服,微笑著為我們辦理入住。
晚餐時,我和朋友相對而坐。
餐廳的燈光有些昏黃,我們一邊吃著簡單的朝鮮菜肴,一邊聊天。
“你覺得朝鮮怎么樣?”朋友問我。
我想了想,說:“很像我們國家的七八十年代,那種感覺……很熟悉,很懷念?!?/p>
朋友笑了:“我們正在努力發(fā)展,但我們也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我們可能沒有很多,但我們有尊嚴,有希望?!?/p>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這種看似“落后”背后的另一種智慧。
在這個物質至上的時代,朝鮮仿佛是一個異數(shù),它以自己的節(jié)奏前行,保持著自己的本色。
第二天離開時,我又看了一眼羅先火車站。
晨光中,它依然古樸而安靜,就像這個國家一樣,不慌不忙,不爭不搶。
回國的火車上,我打開手機,信息如潮水般涌來。
我突然有些懷念那段沒有網(wǎng)絡的時光,那段慢下來的旅程。
也許,我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
也許,簡單一點,慢一點,我們反而能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看見生活本來的模樣。
那列開往昨天的火車,終究會抵達明天。
而車上那些認真生活的人們,他們的眼睛里,有著這個時代最稀缺的光芒——
那是一種知道自己在為什么而活的篤定,一種盡管簡單卻不失尊嚴的從容。
這世上沒有完美的地方,只有不同的選擇。
而朝鮮,選擇了它的路,緩慢,卻堅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