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入職才兩年多的“特聘”副研究員、博導東思嘉,不幸去世。刷到這樣的推文,大家心情都會很沉重的;33歲就如此優(yōu)秀,是什么原因“逼”她離開了美好的人世間呢?
33歲東思嘉的突然離世,網傳的原因有很多;學校出于個人隱私沒有正面回應,但是網絡上有幾種說法!
一個是從東思嘉的學習工作經歷方面?zhèn)鞯?。她生?992年,南大本科畢業(yè)后留美在加州大學讀博,博士畢業(yè)后繼續(xù)在美國做博士后;2023年回到國內,加盟母校南大,獲聘能源與資源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博導。
有人說就是這個“特聘”副研究員,才導致了東思嘉科研壓力大,這才崩潰的。
“特聘”就是學校臨時工意思,僅是暫時享受副教授待遇,要想摘帽必須在3-6年內有過硬的科研成果;考核不過“特聘”會取消的。這個說法就是“非升即走”的壓力!
不過這個說法經不起推敲。東思嘉回歸才兩年,第一個考核期要在2026年,且已經發(fā)表多篇高質量的論文;考核通過不難。即使第一期考核不過,還可以有第二個考核期三年;她沒有必要這個時候“急”!
網絡上對于東思嘉的離世,一位知名博主爆料是自殺;這僅是一家之言,需要更多證據來證明!不過評論區(qū)也有類似的說法。什么原因自殺呢?沒有更多說法!
東思嘉才33歲,說非升即走導致了她想不開,非常的勉強。一個手握國家青年基金的科研人員,會有非升即走壓嗎?更多的應該是個人原因,導致了想不開走了極端!
東思嘉的離世,在國內高校圈還是引來很多人震撼的;多位高校老師在網絡發(fā)文悼念。
在今年已經有50位“青椒”離開了人世,這個情況為什么在高教圈高發(fā)呢?確實值得反思。具體原因不好說,起碼說明我們很多高校的科研學者,工作壓力都是很大的,他們比較的脆弱;確實要被關注一下了!
超強的承壓能力,是成功人士必備要素;東思嘉在世的33年非常成功,戛然而止說明她僅有超強的大腦,但是缺少一定的承壓能力。網友所說的“特聘”,幾乎所有985高校都存在,在東思嘉身上出現不是正常嗎?如果是感情問題,就更不應該了!
人生無處不壓力,33歲東思嘉已經很優(yōu)秀了,但是再優(yōu)秀的人,不會與自己和解,特別的執(zhí)拗結果注定悲劇。希望東思嘉的離世,讓我們的“青椒”們醒悟,退一步海闊天空,生命只有一條,一定要珍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