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正是昆明的雨季,整座城都浸在雨里,日子被淋得濕漉漉的,卻也洗出了一種獨有的詩意與風(fēng)情。
“云南十八怪”里有一怪,話說這邊下雨那邊曬。今年卻是這邊正大雨嘩嘩,那邊的小雨猶如天女散花,下得好一個暢快淋漓,好一個婉轉(zhuǎn)抒情。時而像《詩經(jīng)》里輕盈的流螢,忽而又化作唐詩中磅礴的驚濤,在遼遠的天地之間繪成了一幅靈動的水墨長卷。
我見過江南水鄉(xiāng)的蒙蒙煙雨,也見過北方粗獷的挾風(fēng)帶雨,昆明的雨與它們都不一樣,一開始落下時是“習(xí)習(xí)谷風(fēng),以陰以雨”的含蓄。這時,你會看到天際泛起淡淡的灰藍,云絮像被揉皺的絹帛,層層疊疊地鋪展開來。不經(jīng)意間,已經(jīng)有細密的雨絲飄落,就像《楚辭》中湘君的珠簾,輕輕搖曳,無盡溫柔地親吻著大地上的磚瓦草木。雨里的視線是清澈透亮的,沒有云霧蒸騰的朦朧。青石板路被雨絲浸潤,漸漸泛起烏亮的光澤。古樸的街巷里,雨靜靜地下著,不緊不慢,不疏不密,沾衣欲濕,寧靜而又美好。青瓦白墻的民居,被雨水沖刷得愈發(fā)潔凈,屋檐下懸掛著晶瑩剔透的水珠,倒映著紅的花,綠的草,又或是花盆里悠然生長的蔥苗,竟有幾分童話世界般的夢幻。此情此景,不禁讓我想到“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雖然沒有杏花可賣,但小巷里偶爾會從傘棚下面?zhèn)鱽斫匈u聲,“燒洋芋——”“烤餌塊——”,帶著特有的昆明腔調(diào),在雨幕中濕淋淋地回蕩著,再匆忙的腳步在這一刻都會不知不覺地慢下來。時有女孩兒身著唐裝,撐起油紙傘,踏著濕潤的石板路緩緩而行,恍惚間,仿佛穿越千年,走入了古詩里的南方雨巷。
就在你毫無防備之時,雨勢驟然變大,豆大的雨點如急促的鼓點,噼里啪啦地砸在屋檐上、樹葉間、池塘里。行人驚慌失措,紛紛跑到旁邊的商鋪里避雨。天空就像漏了一個大洞,嘩——這是王母娘娘瑤池里的水倒下來了嗎?放眼望去,天地間不再澄澈,像被裝進了一個銀色的網(wǎng)兜。遠處的山巒在雨幕中若隱若現(xiàn),宛如《山海經(jīng)》中仙人居住的蓬萊仙島,神秘而又迷人。雨中的花兒搖頭晃腦,卻始終露出堅強的微笑;大樹配合著雨點的節(jié)拍,正在撥弄著時間的琴弦;地面上的水漸漸匯成了小溪,嘩啦啦地流向下水道……也有焦急的人兒不顧雨點亂砸,慌慌張張跑進雨幕里,剎那間就被淋了個透心涼。這時,大雨就像故意跟你作對似的,天邊突然豁開一道口子,一束明晃晃的光灑下來,大雨說停就停,不帶一絲猶豫和磨嘰。
“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雨后的昆明,又換上了另一番模樣。樹葉上、花瓣上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七彩的光芒,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花草的清香,眼前的世界被清洗得干干凈凈。若是趕上平時,這樣的一場雨下過之后,昆明人又會陷入對下一場雨望眼欲穿的期待中。可今年的雨季,昆明的雨就像提前錄制的一段短視頻,日日重復(fù)上映。即便如此,昆明人是不討厭雨的,不管它婉約、豪放,抑或靜謐、靈動,它都在用獨特的形態(tài),勾勒出這座城市獨有的風(fēng)景,以詩意的筆觸,書寫著別樣的故事與情懷。
昆明的雨,就像繽紛的落花,將無盡的浪漫與溫柔,灑遍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我們愛它,也沉迷于它……
作者:彭垚(作者系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