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紹興魯迅紀念館的朋友都知道,有幅魯迅的墻畫相當傳神。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chuàng)
不過,8月22號,有位游客孫女士投訴到“浙里辦”,認為畫像中的魯迅手夾著煙會"誤導青少年吸煙",要求撤換。
現在大家都怕投訴,不管什么理由的投訴往往意味著要整改,所以這投訴一發(fā)出來就引起了很多關注,立刻上了熱搜。
而館方最新給出回應是要堅持"尊重歷史"的立場,不會隨意修改歷史原貌。
其實,這種用現實的標尺去衡量過往發(fā)生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少見。
關于魯迅先生,他一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保殖譄熅淼男蜗?,早已成為一代文豪的經典瞬間,如果以所謂“控煙”為由刻意抹去這一細節(jié),無異于為歷史加上了"美顏濾鏡"。
攝影: 陳占彪
世上投訴千千萬,奇葩理由占一半。倘若我們總是用現代的“濾鏡”去看歷史,那么:
秦始皇寫入教科書,會涉嫌對青少年宣傳皇權專制?
抗美援朝影片里的戰(zhàn)爭場面,會誤導青少年崇尚暴力?
李白"舉杯邀明月"會鼓勵酗酒?該從中學課本刪除?
武松打的虎是國家保護動物,莫非老虎要改為老鼠?
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chuàng)
武松打鼠
我們一直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尊重歷史不等于認可吸煙,歷史的價值在于真實,而非迎合現代人的價值觀。
”“吸煙有害健康”這個觀點早已深入人心, 近年來,我們“胸痛中心”搶救的20-45歲心?;颊?/strong>顯著增多,而多數病人都有吸煙史,其他幾個重要的原因分別是:高血壓、糖尿病、熬夜、高脂血癥。
我們再來看一下權威數據,根據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等:
權威數據
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非吸煙者的二手煙暴露率為68.1%。
2019年我國卷煙產量達到23642.5億支,比2018年增加了266.91億支。
15~24歲的青少年人群電子煙使用率為1.5%。
我國吸煙者超過3億,每年因煙草相關疾病死亡人數高達100萬,如果不控制,2030年將會增加到200萬人/年。
攝影:陳占彪
是不是很觸目驚心?
那么,吸煙為什么危害很大?
危害
1、吸煙會導致慢阻肺、哮喘、小氣道功能異常、肺栓塞、呼吸道感染等等各種肺部疾病。
2、煙草煙霧中含有至少69種致癌物,引起體內基因突變并逐漸積累,生長調控機制失調,導致肺癌、喉癌、乳腺癌、胃癌、膀胱癌、急性白血病等各種惡性腫瘤發(fā)生。
3、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功能,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管變窄,血流受阻,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吸煙量越大,煙齡越長,發(fā)病風險越高。
4、吸煙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增高。
攝影:陳占彪
另外,我門診經常有病人拿著電子煙問能不能替代香煙?
據統(tǒng)計:2018年15歲以上的人群電子煙使用率達到0.9%,也就是大約有1035萬人。
但目前的研究充分證明,電子煙的煙液、調味劑和使用后產生的氣溶膠、煙霧等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電子煙同樣不安全,也不建議使用。
要不要戒煙?當然要,雖然戒煙很難!
攝影: 陳占彪
但請記?。?/p>
我們可以勸今人戒煙,卻無權篡改歷史。別用今天的尺子,去丈量昨天的路,可以為了明天的健康,認真走好今天的步!
如豐子愷所言:"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尊重歷史的斑駁,也擁抱健康的明亮,這才是對待生活最通透的態(tài)度。
人生如行路,歷史是來路,健康是去途!
參考文獻: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
心路星塵: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青云計劃月度優(yōu)質賬號,心內科主任醫(yī)師,漳州市醫(yī)學會科普分會副主委,福建衛(wèi)生報健康大使。
疾病重在預防,健康源于態(tài)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