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乙巳年農歷中元節(jié)期間,韶山市大坪鄉(xiāng)月城趙氏宗祠內張燈結彩、香火鼎盛,來自湘潭市及周邊地區(qū)的趙氏宗親齊聚一堂,共同舉辦“中元祀祖暨始祖妣薛老太君677歲誕辰慶典”。活動由原湘潭市委副秘書長、二級巡視員、市文聯(lián)主席趙志超帶隊,衡汑趙氏、青山伍趙、中湘趙氏等分支代表共同參與,主祭嗣孫趙躍進攜宗族子孫以傳統(tǒng)禮儀追思先祖,弘揚家風。
千年遷徙路:從山西聞喜到湘鄉(xiāng)月城
月城趙氏族譜記載,其祖源可追溯至山西聞喜。南宋建炎年間,名相趙鼎輔佐高宗趙構,其子趙汾奉遺命隱居湖北荊門。傳至惠山公時,趙氏一支遷居湘鄉(xiāng),歷經元明戰(zhàn)亂,至明洪武年間,庭輝公(又名輝三)自湘鄉(xiāng)白田薜家沖徙居月城,成為月城趙氏開基祖。庭輝公育有六子,分為文珍、思珍、碧珍、貴珍、景珍、智珍六大房,其中景珍公外徙無考,其余五房繁衍至今已680年,人丁近十萬。
據民國五年《月城趙氏五修族譜·序》記載,庭輝公與其兄基一、光二生于元末亂世,社會動蕩、災荒頻發(fā)?;桓召R隱居他鄉(xiāng),光二遷徙桐樑,唯庭輝公贅入薛氏,定居月城,復趙氏根基。其妻薛老太君以睿智豁達之姿,助夫興農奠居,開啟月城趙族輝煌篇章,更以九十高齡成為族中首位長壽者,為后世注入優(yōu)質基因。
中元祭祖:香火綿延六百余載
乙巳年甲申月甲子日(農歷中元節(jié)),月城趙氏宗祠內莊嚴肅穆。主祭嗣孫趙躍進率宗族子孫,以香楮、酒醴、庶饈、粢盛之儀,致祭于始祖趙庭輝公與薛老太君神像前。祭文追述先祖遷徙之艱、開基之勇:“庭輝太祖畢路藍縷,圈地月城,聲振九皋;薛氏太祖母高瞻遠矚,同甘共苦,共啟華章。”
趙志超宗親在致辭中強調,月城趙氏歷經680年繁衍,班行字輩歌“相煥興先緒,士隆忠孝光”等四十代字輩,詳載于歷修族譜,班班可考。他指出,此次慶典不僅是對先祖的追思,更是對家族文化、忠孝精神的傳承。
宗祠興衰:從毀于四清到重修墓瑩
月城趙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位于湘鄉(xiāng)縣治50華里外的月城村,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已傳至第22世。然而,1949年后社會變遷,原丁家坳趙家祠堂于“四清”時期被強拆,始祖塑像盡毀,族譜散佚。1985年,宗族子孫重修庭輝公與薛老太君墓瑩;2005年,再度修繕宗祠,恢復祭祀傳統(tǒng)。
參與慶典的宗親趙明華表示:“每次回到祠堂,都能感受到血脈相連的力量。薛老太君的智慧與堅韌,始終激勵著我們后輩?!比缃瘢鲁勤w氏后裔遍布海內外,但每年中元、清明,宗親們仍會返鄉(xiāng)祭祖,維系家族紐帶。
字輩傳承:四十代班行銘刻家族記憶
自第十六世起,月城趙氏制定四十代班行字輩歌,以“相煥興先緒,士隆忠孝光”開篇,末句“念祖用基恢”收尾,涵蓋清廉、厚道、慎守等家風訓誡。趙志超解釋,字輩不僅是輩分標識,更蘊含先人對子孫“清簡官宜則,寬廉本克培”的期許。
慶典現(xiàn)場,年輕一代趙氏子孫齊聲誦讀字輩歌,稚嫩的童聲與蒼老的祭文交織,見證著家族文化的生生不息。宗族長老趙德安感慨:“字輩歌是我們的根,哪怕走到天涯海角,只要說出班行,就知道是一家人。”
趙氏家風永續(xù),薪火相傳
此次乙巳年中元祀祖暨薛老太君誕辰慶典,不僅是一次宗族聚會,更是一場跨越六百余年的文化傳承。從山西聞喜到湘鄉(xiāng)月城,從南宋名相到明初農耕,趙氏子孫以忠孝為本、以勤儉為訓,在時代變遷中堅守家族記憶。
正如祭文所言:“詒孫期學懋,念祖用基恢?!痹鲁勤w氏的故事,是中華姓氏文化的一個縮影,也是無數家族“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生動寫照。展望將來,這支從月城走出的趙氏后裔,將繼續(xù)書寫屬于他們的新篇章?!?012年5月10日,正式將湘鄉(xiāng)市9個行政村成建制劃歸韶山市管轄,湘鄉(xiāng)市月城更名韶山市月城】(文/中湘馬圫趙氏:趙子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