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討厭、最厭惡的一句話就是“生而不養(yǎng)是罪過,托舉才是恩”。我告訴大家,我不允許全中國還有家長不知道什么叫做托舉孩子。
我發(fā)現很多家長一聽到“托舉”這兩個字,壓力就特別大,覺得托舉孩子就是要給孩子很多資源、很多錢,要給孩子買房買車,讓他過上更好的生活,從而產生焦慮。他們會想:“我是普通家庭,這可怎么辦?我沒有錢和資源,我的孩子是不是以后就廢了?”
別這么想。我告訴你們,少看一些網絡上所謂的家庭教育導師的言論,可能他們都是半路出家,自己都沒教過孩子,沒做過家庭教育,就過來在那滔滔不絕地給你講。我來告訴大家真正的托舉是什么。
孩子只有自身努力才能成長起來。父母只需做好兩個方面就夠了。
第一個是精神上的托舉。家長只要給予孩子精神上的尊重就行。要把孩子當人看,對吧?要蹲下身,平視孩子,與孩子進行正確的溝通。不能每說一句話都是“我是你爹,我是你媽,我說得不對,你就給我閉嘴,長大了翅膀硬了,我后悔生了你”,這樣是不尊重孩子,會讓孩子感覺沒有歸屬感、價值感和配得感。要讓孩子有愛、有自信,這樣他進入社會后就能自愛、自立,內心世界也會是豐滿、充盈的,這就是精神上的托舉。
第二點是教育上的托舉。好的教育確實是讓孩子跨越階層的有效工具,但你得知道什么樣的教育才是正確的。比如說,你花大價錢給孩子補課,恨不得每一科都補,結果孩子連休息時間都沒有,考試一看還是倒數,這就是托舉錯了地方。
這就像看病一樣,得對癥下藥。所以各位家長,要想讓孩子提升成績,最有效的辦法是給孩子建立內驅力。要讓孩子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學歷和學習本身并非最重要,學習力才是關鍵。孩子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堅持學習的毅力,這樣成績才能越來越好。
最重要的是,內驅力不僅在學習成績上有效果。等孩子進入社會、職場,內驅力絕對是他的核心競爭力。老板交代工作,他有沒有膽量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如果敢去接,機會不就來了嗎?這其實就是這個時代職場人必備的素質。為什么那么多成績好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就是因為第一沒有學習的毅力。
第二沒有學習的心力。
第三沒有學習的內驅力。
這都源于父母經常包辦代替。什么都替孩子做完了,這不是批評各位家長,而是要讓你們知道什么才是關鍵。方法用錯了,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根本問題沒解決,孩子的問題依然存在。
大家記住,在孩子小時候幫他建立內驅力,他未來的發(fā)展基本就不用過度擔心,這就是教育托舉的意義。教育是一場分離的游戲。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當他離開你時,依然能生活得很好。
所以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想想,在孩子小時候幫他建立的各種能力,教育是一個具有滯后性的過程。未來20年、30年甚至50年,他都能用得上,并且能造福子孫后代,讓他發(fā)展得更好。
我自己就是一個沒有被父母物質托舉過的孩子,今天的成就大部分靠自己。但我覺得我的奶奶和父親用了很多精神上和教育上的托舉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