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一日,哥哥張國榮的名字一定在熱搜上,盡管他已經(jīng)去世22年了,但眾多粉絲依然記得他的音容笑貌。
9月7日,向太陳嵐在社交平臺再次談到了他的去世,語氣里滿是帶著不解和遺憾。
簡單來說,向太稱自己從來不信哥哥是因為抑郁癥而自殺的,在她看來,可能是因為臟東西。
向太這番話一出口,評論區(qū)立馬炸了。
一部分網(wǎng)友直指她迷信,但也有一部分人覺得她只是放不下。
向太和張國榮的關(guān)系,熟悉港圈的老粉都知道。
兩人合作過,私交也挺好,她一直叫張國榮“哥哥”,不是客套,是真心當朋友。
所以2003年4月1日那天,消息傳來,她根本沒法接受,不是不相信,是不愿相信。
她稱當天張國榮五點時給她打過電話,讓她幫忙開記者招待會,澄清自己沒有抑郁癥,向太當時也答應(yīng)了。
隨后,向太就去學??磧鹤拥难莩?,中途接到好幾個電話說張國榮自殺了,她還不信,沒想到竟然是真的。
她反復強調(diào),張國榮生前雖然情緒有波動,但絕沒有毫無征兆地崩潰。
坊間有一種說法,稱當時他正在籌備自己導演的電影,但臨開拍前資金斷聯(lián),所以才扛不住壓力從文華酒店一躍而下。
但向太不認可這種猜測,稱張國榮心態(tài)沒那么差,大不了自己給他的電影投錢都可以。
向太還爆料,那時候張國榮經(jīng)常做噩夢,像是被什么東西抓住了一樣走不出來。
香港娛樂圈不少人都信這種事,向太也有這方面的資源,所以當時想幫張國榮,但可惜他當時的伴侶唐鶴德不信,拒絕了向太的幫忙,甚至打麻將都不喊向太。
以至于,悲劇釀成,向太自稱內(nèi)疚了22年。
向太的這種說法,在科學層面明顯站不住腳,但情感上很多人能共鳴。
尤其是《異度空間》這部電影,不僅向太認為張國榮當時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不少網(wǎng)友也稱看其他恐怖電影不怕,就怕這一部。
但唐鶴德和張國榮的經(jīng)紀人,都稱他當時有嚴重的抑郁癥,所以更多人還是不相信向太的話畢竟香港娛樂圈本就“亂”。
向太是不是作秀,是不是炒作,我們不知道,但聽她回憶張國榮的語氣,能清楚地感受到她是真難受。
對于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張國榮的離開幾乎是一個時代的裂縫,更何況既是合作伙伴又是好友的向太呢。
至于唐鶴德,這些年來極少公開談?wù)搹垏鴺s,每次提起,也是輕描淡寫,尊重逝者,不愿深挖。
但他的沉默,反而讓外界更好奇。
可好奇歸好奇,誰也沒資格逼他開口。
那是他的人生,他的傷痛,他的隱私。
向太這次開口,無意中又掀開了一部分人的舊傷口。
有人感謝她還記得,也有人罵她消費逝者,娛樂新聞嘛,總是這樣,說什么都有人罵。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22年過去了,依然有人忘不了張國榮。
他不是流量明星,不是熱搜工具,他是實打?qū)嵙粝逻^作品、影響過一代人的藝術(shù)家。
所以直到今天,還有人愿意分析他、回憶他、甚至爭論他。
向太的話,可信與否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又一次看到了那個時代的縮影。
藝人之問有真友情,也有真遺憾,而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尊重離開的人,也尊重還在的人。
唐鶴德的選擇,向太的傾訴,都沒有錯,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最后想說的是,抑郁癥真的不是“想開點”就能解決的病,它復雜、隱蔽,且殘酷。
不管當年哥哥是因為什么離開,都希望他在另一邊真正得到了寧靜。
而活著的人,能記得他的作品,記得他的好,或許就夠了。
其他的,就都讓時間帶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