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想爸爸媽媽了,就托個夢給我們……”9月9日,成都一位父親的悼文在網(wǎng)上傳開,字里行間的絕望,讓無數(shù)網(wǎng)友紅了眼。誰能想到,幾天前他還在社交平臺發(fā)兒子照片,念叨“想小寶貝了”,如今這句日常思念,竟成了和孩子最后的告別。
這場悲劇里,走的不只是2歲9個月的宸宸,還有拼了命救他的外婆。一個普通的魚塘,成了這個家庭永遠的痛。
很多人剛看到消息時,可能會下意識猜測:是不是老人沒看好孩子?可當事情細節(jié)被還原,只剩下滿心的無力。出事的魚塘就在外婆家附近,四周不是常見的緩坡泥地,而是水泥抹成的陡坡。這種地方太危險了,別說小孩,就算是成年人失足掉下去,不會游泳的話根本爬不上來。
沒人知道那一瞬間發(fā)生了什么,只知道活潑好動的宸宸大概率是腳下一滑,就栽進了水里。外婆肯定一直盯著孩子,可陡坡不留任何反應(yīng)時間,連伸手拉一把的機會都沒有。更讓人揪心的是,外婆根本不會游泳,但為了救外孫,她連想都沒想就跳了下去——那一刻,她忘了自己的安危,眼里只有要保護的孩子,這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也是最無私的愛。
悲劇發(fā)生后,網(wǎng)上有零星聲音質(zhì)疑外婆,可孩子爸爸的回應(yīng),卻讓無數(shù)人肅然起敬。他沒有一句責怪,反而反復(fù)說:“媽媽沒文化,但她是好媽媽,是最好的外婆。”家里能有三胎,也是外婆一直支持,帶孩子時更是毫無保留地付出。
面對天人永隔的痛苦,這家人沒有互相指責,而是選擇抱團承受。因為他們都清楚,外婆已經(jīng)用生命兌現(xiàn)了對孩子的愛,再沒有比這更重的付出了。翻看這位爸爸以前的動態(tài),全是宸宸的可愛日常,那些曾經(jīng)的歡樂,現(xiàn)在都成了扎在心口的刺,外人哪怕只看一眼,都覺得窒息。
可這場悲劇,更像一把刀,撕開了無數(shù)普通家庭的無奈——年輕人要掙錢養(yǎng)家,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讓老人帶;老人年紀大了,體力和反應(yīng)都跟不上,面對突發(fā)狀況根本力不從心。
有人說怪年輕人不自己帶娃,可房貸、車貸、生活費壓在身上,不工作怎么撐起一個家?有人說怪老人沒看好孩子,可老人已經(jīng)把晚年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甚至付出了生命,這又怎么能怪?
其實很多時候,悲劇的發(fā)生不是誰的錯,只是命運沒眷顧這些善良的人。我們能做的,只有多一份警惕:家附近有水塘、河流,一定要加裝護欄;帶孩子的時候,視線千萬不能離開孩子哪怕一秒。
愿宸宸和外婆在另一個世界能安穩(wěn)相伴,也愿活著的人能慢慢走出傷痛。而隔代撫養(yǎng)的困境,從來不是某個人的問題,它需要整個社會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或許是更靈活的工作制度,讓父母能多陪孩子;或許是更完善的社區(qū)托育服務(wù),幫老人搭把手。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孩子安全長大,讓更多家庭少一些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