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幾個校友聚了下,剛大學畢業(yè)的學弟向我傾訴職場煩惱。
他說現在的工作環(huán)境復雜,領導過于嚴苛經常批評人,同事之間關系緊張、氣氛壓抑。
他想辭職卻又很猶豫,于是向我尋求建議。
我告訴他說:這份工作來之不易,前景也還不錯。
如果僅僅是一時承受不了壓力就想離職,恐怕以后遇到類似問題,還是會重蹈覆轍。
回顧自己十多年的職場生涯,我將這些年的經驗與思考,提煉出4條陽謀,供他參考。
01.念好“誠”字訣,巧詐不如拙誠
曾國藩說,“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p>
意思是,“心誠則志氣專一,歷盡磨難,也不改變初衷,終有順理成章,獲得圓滿結果的一天?!?/p>
行走世間,與其工于心計,不如“笨”拙真誠。
善于“詐術”的人,即便一時可以欺騙他人,但總有一天會露出狐貍尾巴。
我剛參加工作,曾經遇到一位上級,給人外在的感覺就是一身正氣。
他在臺上發(fā)言,從來都是義正言辭,說得都在點子上,讓人不得不信服。
有一次,談到有的人只顧自己利益,不為底層職工考慮,直接就在會場拍起了桌子,大罵尸位素餐、麻不不仁。
我當時認為,這是個值得學習的好上司。
沒想到,過了幾年,他因為貪污占用單位財物被抓了起來,讓我大跌眼鏡。
這時候,我才發(fā)現他是一個相當具有實力的演技派。
也許,在臺上說那些話的時候,不僅臺下的觀眾,他連自己都騙了。
而拙誠雖不如巧詐那樣靈活,甚至短時間會吃點小虧,
但是可以借此建立信任、積攢人品,打穩(wěn)根基。
我一個朋友小林,大專畢業(yè)后,就進了市里國企。
相對一些大學校招內培職工,他的薪資待遇要少了不少,而且升職前景也不太光明。
但是,他待人真誠、與人為善,加班加點從不抱怨,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沒過幾年,他們公司要提拔一名部門經理。
出乎大多數人意料,小林就被上級看重,超過了同批進來的高材生。
他們領導說,小林做人本分、做事踏實,把事情交給他放心。
我們在職場,不要怕拙,只要有了誠在前,這反而成了優(yōu)勢。
說到底,沒人愿意同虛偽算計的小人打交道。
在這個聰明人太多的時代,真正的智者不當“聰明人”,拙誠才是職場最好的金字招牌。
02.念好“勤”字訣,躺平不如精進
在職場語境中,“躺平”被認為“無論外界發(fā)生什么變化,自己的內心毫無波瀾。在不丟掉工作的前提下,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
上班踩點到,下班準時走,每天機械打卡拿工資;
不出門、不交友,盡量減少與外界的接觸,宅在家里一整天也沒問題;
對物質沒有渴求,對婚戀沒有興趣,對消費沒有想法,也沒有車貸、房貸的壓力。
細致觀察,我們身邊到處出現“內卷”的趨勢,但同時也出現了“躺平”的身影。
心態(tài)“佛系”、 狀態(tài)“躺平”、 工作“擺爛”,最終的結果就是事業(yè)“慘淡”、人生“無望”。
有人說,我的本職已經徹底失敗,怎么努力也翻不了身。
也有人說,我的工作一眼望到頭,現在就能看到退休的光景。
但是,當你走過很多路,見過高山的巍峨,沙漠的廣闊,見識過各種風土人情。
你就會發(fā)現,人生不是一條筆直的軌道,而是一片廣袤的曠野。
馬伯庸在大學里讀的是經濟學,畢業(yè)后進入外企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這似乎是大多數人的“標準答案”,但他卻偷偷寫起了小說,而且一發(fā)不可收拾。
白天是西裝革履的職場人,晚上是飛快敲字的“碼字工”,別人下班追劇打游戲,他下班寫小說;別人周末約會旅游,他周末寫小說。
在他的筆下,誕生《風起隴西》《顯微鏡下的大明》《長安十二時辰》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并相繼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引爆了一個個流量話題。
他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我不認為“躺平”是一個人生必要的選項。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不要輕易給自己的職場和人生設定一個定義,我覺得還是應該賦予自己一些可能性。
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我們擁有更加多樣化的人生選擇。
只要起而行之,就有機會看見獨一無二的風景,擁有無邊無際的可能。
03.念好“實”字訣,虛名不如實績
《三國志·魏書》中,曹操在總結半生經歷深有感觸道:“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縱觀五千年歷史,地位和名望從來都是人們追逐的目標。
人生在世,有人希望有大名,有人想要留清名,也有人徒有虛名。
有個書生學著車胤那樣借螢火蟲的光夜讀出了名,同鄉(xiāng)的人都十分敬仰他的好學。
他的一個粉絲,慕名清晨去他家拜訪他,想向他求教學問。但這位書生的家人卻說,書生不在家,已經出門了。
粉絲十分不解:“哪里有夜里借螢光通宵讀書,而清晨大好的時光卻去干別的雜事的道理?”
家人尷尬解釋道:“白天出門,主要是因為要捕螢,所以一大早出去了,到黃昏的時候就會回來?!?/p>
車胤夜讀是真用功、真求知,而這個書生卻是為了虛名本末倒置。
1961年,北京某高校,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青年教授突然消失。
沒有告別,沒有解釋,就像人間蒸發(fā)一般。
沒有人知道,這位年僅34歲的教授,接到了一項絕密任務:研制中國自己的核潛艇。
任務之艱巨超乎想象,當時中國沒有一個人懂核潛艇,國外嚴密封鎖相關技術。
他帶著幾十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從最基礎知識開始學習。
沒有計算機,就用手搖計算器;
沒有參考資料,就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零星信息。
這一隱,就是整整30年。
30年間,他沒有發(fā)表過一篇論文,沒有參加過任何學術會議,甚至連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直到1988年,人們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名字——黃旭華。
曾仕強先生說,人一生應該追求的是要有實在的才能、真正的本事,至于有沒有名無所謂。
如果抱這種態(tài)度,你就真正是“實至”,然后才會“名歸”。
與其挖空心思、弄出動靜去求個鏡花水月般的虛名,倒不如多干實事、干出實效,于細微處、于無聲中贏得點贊、贏得口碑。
04.念好“靜”字決,速成不如穩(wěn)進
《論語·子路篇》中講,“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p>
很多人有年齡焦慮,擔心自己進步太慢,趕不上別人的腳步。
生活中,健身三天出效果,學習一周有提升。
職場上,一年重用、三年主管、五年總經理,似乎成了標準節(jié)奏。
但現實是,越是急于求成,越是適得其反,搞不好就要跌一個大跟頭。
被稱為“女版喬布斯”的伊麗莎白·霍爾姆斯,19歲從斯坦福輟學,創(chuàng)立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
她承諾“一滴血改變世界”,宣稱研發(fā)出了革命性的血檢技術。
在技術遠未成熟的情況下,霍姆斯急于推向市場獲得利潤。
為此,不惜偽造檢測報告、夸大技術能力,最終謊言被揭穿,霍姆斯因欺詐罪被判入獄11年。
人民日報新媒體,發(fā)布過名為《獻給春天的演講:相信》的視頻,講述人是宇樹科技CEO王興興。
王興興在視頻里這樣說,身處快時代,我寧可“慢”一點,也不去走捷徑,抄近路。
2017年,王興興做了一個被同行視為“愚蠢”的決定——自主生產機器人零部件。
而當時的普遍做法,是直接采購現成組件。
這就像建造房屋,別人在用預制板快速搭建,而王興興選擇從燒磚開始。
這種選擇,讓宇樹科技錯過了早期的市場熱度,卻換來對核心技術100%的掌控權。
他和團隊研發(fā)的四足機器人,已經占據全球近7成銷售份額。
當對手想要模仿時才發(fā)現,簡單的組裝抄襲,根本無法達到同等性能水平。
查理·芒格曾說:“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p>
那些看似突然的爆發(fā),背后都是無數個日夜的默默積累。
與其在“速成”的漩渦里掙扎,不如做一個耐心的耕耘者。
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終將成為你人生寶貴的養(yǎng)分。
當屬于你的季節(jié)到來,所有的堅持都會結出累累碩果。
所謂陽謀,動機、行動、效果從始至終光明正大。
不僅能提升內在的品德能力,還容易被周圍人所接受,得到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可謂是內外兼修、內外兼得。
無論你身處什么行業(yè)、什么崗位,只要能做到以上4條,在哪里上班都能順風順水順財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