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建三(河北懷來)
在黃河壺口瀑布的標(biāo)志性石碑前,感受著黃河水的磅礴氣勢,仿佛能聽到那震撼人心的濤聲,這里是黃河精神的生動(dòng)寫照,也是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絕美之地。
未到壺口,先聞其聲。車還在晉陜峽谷的山道上盤旋,耳畔已傳來隱約的轟鳴,起初如悶雷滾過天際,行得越近,那聲音便越發(fā)雄渾,似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撞得人心頭陣陣發(fā)顫。
終于站在觀景臺(tái)邊,視線越過崖壁,黃河的壯闊瞬間撞入眼底。往日里奔騰的河水,在此處被束進(jìn)狹窄的石槽,千萬股水流擠作一團(tuán),帶著黃土高原的蒼勁,從數(shù)十米高的斷崖上傾瀉而下。
那不是尋常瀑布的輕盈垂落,而是帶著雷霆之勢的“砸”向谷底,水花飛濺起數(shù)十米高,霧氣彌漫在半空,在渾濁的河水與黃褐色的巖壁間,添了抹意外的亮色。
走近些,便能看清河水的模樣。它裹挾著大量泥沙,是那種厚重的土黃色,每一朵浪花都像是凝固的大地力量,翻滾著、咆哮著,撞擊著河底的巖石,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響。風(fēng)裹著水汽撲面而來,沾在臉上、衣襟上,帶著淡淡的土腥味,那是黃河獨(dú)有的氣息,是中原大地的脈搏。
立于崖邊,看河水跌落入谷底后,并未停歇,反而愈發(fā)湍急地向前奔涌,順著狹窄的河道蜿蜒而去,最終消失在峽谷深處。那一刻忽然懂了,為何古人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它不只是水的流動(dòng),更是一部活著的歷史,帶著黃土高原的滄桑,帶著華夏兒女的堅(jiān)韌,從遠(yuǎn)古奔到如今,從未停歇。
慢門之下,黃河水似一條赭色綢帶在天地間肆意舒展,湍急的浪濤化作柔緩的絲縷,裹挾著黃土的厚重,在鏡頭里流淌出時(shí)光的質(zhì)感,盡顯母親河的雄渾與纏綿。
黃河在壺口如巨龍般奔騰,渾濁的浪濤從高處飛瀉而下,激起漫天水霧,那洶涌的氣勢,似要將天地都裹挾其中,每一滴水珠都帶著黃土的厚重,每一聲轟鳴都透著大河的磅礴,在這壺口,盡展黃河的野性與壯美。
離開時(shí),回望壺口,那轟鳴聲仍在耳畔回響。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游覽,更像是一場與母親河的對(duì)話,它用最壯闊的姿態(tài),告訴每一個(gè)到訪者:何為力量,何為傳承。
2025.09.16
編輯:牛義信/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tái)“網(wǎng)易號(hào)”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tái)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