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詩韻啟暑光 師生實踐綻華章——廣元市利州區(qū)下西小學暑假勞動實踐活動
“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北哪棠痰倪@首兒童詩,宛如一陣清風,輕輕拂過我們的心田,帶我們走進那充滿夢幻與純真的童年世界。而在這個熱情似火的暑假,廣元市利州區(qū)下西小學的同學們,就像一群靈動的小精靈,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看一年級
童趣初綻 夢想啟航
一年級的萌娃們開啟了充滿創(chuàng)意的暑期之旅?!盃幾鰰r間小主人”活動中,他們用稚嫩的小手在A4紙上繪出“我的暑假小管家”計劃表,畫上可愛的卡通形象,貼上五彩的貼紙,讓計劃表變成了一件件充滿童趣的藝術品。走進童話世界,他們沉浸在《安徒生童話》等故事書里,讀完還把最喜歡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或錄制成有趣的小視頻,那認真的模樣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角。
在“走進數學市場”里,他們制作的“夏日購物小海報”創(chuàng)意十足。而在運動場上,他們每天跳繩、做仰臥起坐,堅持戶外活動,像一群歡快的小鳥,盡情享受著運動的快樂。
看二年級
多元探索 快樂成長
二年級的同學們在這個暑假化身成了“勞動小達人”。在生活實踐方面,他們學習剝玉米、炒土豆、擇菜、整理內務和圖書,記錄下每一個美好的瞬間。在運動方面,足球小將奔跑著,快活著。
看三年級
責任擔當 創(chuàng)意無限
三年級的同學們以“時間小主人”的身份開啟了暑假。他們制作的暑假計劃表或時間表、心愿清單圖文并茂,塑封保存后更顯珍貴。在與好書的相伴中,他們用思維導圖展現書中精彩。作為生活小能手,他們學會清洗衣物,體驗勞動的快樂。運動和紅色文化之旅中,他們堅持鍛煉身體、騎自行車還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博物館、紀念館,了解國家歷史和英雄故事。
看四年級
全面發(fā)展 追求卓越
四年級的同學們在這個暑假展現出了全面的素養(yǎng)。他們精心規(guī)劃暑假,涵蓋學習、娛樂、體育鍛煉和家務勞動等方面。運動和看新聞的習慣,讓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開闊的視野。
看五年級
勞動賦能 砥礪前行
五年級的同學們在勞動實踐中收獲成長。勞動篇中,他們學會新技能、成為美食小廚師。體育篇里,他們堅持跳繩、踢毽子、打羽毛球、游泳,記錄運動時光。
金秋九月,14名同學在2025年暑期作業(yè)展示評比中,獲得優(yōu)秀獎,希望同學們珍惜榮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xù)保持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
看老師
教師暑期培訓 提交特殊作業(yè)
活在當下 知足即福
華建
8月30日,參加了廣元市利州區(qū)南鷹小學教育集團組織的暑期教師專題培訓,有所收益,感悟頗豐。
李博博士作了以《教師職業(yè)幸福感與提升策略》為主題的心理健康疏導講座。他從“關于職業(yè)幸福感”、“教師的幸福感現狀與影響因素”、“提高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心理策略”三個維度闡釋引導,我通過聆聽,有三個方面的認識。一是深刻理解“什么是幸福”?作為一名工作34年的老教師,父母健在、夫妻和睦、兒子已入職、本人工作順利,各方面都很好,所以,人要知足!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二是要“愉快的接受自己的職業(yè)角色”。有穩(wěn)定的工作,而且是自己學習并從事了幾十年的熟悉的工作,你還有什么工作比這個工作最擅長?你還有沒有足夠的精力能力與年輕人拼?沒有!那就要樂于接受、安于工作,高高興興的做好本職工作,在教學中獲取事業(yè)的成功,從職業(yè)認同中體驗幸福!三是要“活在當下”。過去已去,未來沒來!不糾結于過去自己的不成功,不執(zhí)拗于已經發(fā)生的不愉快,不空想未來我會怎么樣?著眼于現在,做好手上正在做的事,把當下做好,快樂自來。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在以后工作生活中盡可能用李博士介紹的七種方法來調整自已心理,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在培訓中觸摸教師幸福的溫度
韓秀蓉
參加了2025年暑期教師專題培訓,我對“教師幸福感”有了更鮮活的感悟。培訓中提及,教師的成就感與認同感,源于學生的點滴成長——當看到學生因我的講解解開知識疙瘩,或是在成長路上向我敞開心扉,那種被需要、被認可的喜悅,就是職業(yè)幸福最真切的模樣。而自我效能感,是教師扎根課堂的底氣,相信自己能引導學生、能應對教學挑戰(zhàn),這份信念讓每一次備課、授課都充滿動力。
當然,教學壓力客觀存在,學生的行為問題、成績提升的期待等,偶爾會讓人感到疲憊。但培訓也讓我懂得,壓力可轉化為成長的推力:只要我們在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過程中,主動從學生的進步里汲取成就感,從對教師職業(yè)的認同中獲取力量,就能在壓力下保持內心的篤定。
這次培訓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對教師職業(yè)幸福的探尋之路。我愈發(fā)堅信,只要心懷對教育的熱愛,在成就學生的同時肯定自我,便能在教育征途上,穩(wěn)穩(wěn)握住幸福的韁繩。
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及提升策略
張玲秀
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參加李博副教授《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及提升策略》培訓,讓我對這份職業(yè)的幸福有了全新且深刻的感悟。
培訓中,“活在當下,體驗過程”的理念深深觸動了我。以往帶體育課,我總想著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把隊列訓練、技能講解一股腦兒拋給學生,卻很少留意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當看到他們因掌握一個籃球運球技巧而眼睛發(fā)亮,因和同學合作完成接力賽而歡呼雀躍時,我才意識到,這些過程中的點滴,正是體育教學幸福的體現。
未來,我會帶著“活在當下”的心態(tài),用心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在陪伴學生運動成長的過程中,收獲屬于小學體育教師的幸福。
培訓如光 照亮教育心
鮮麗丹
今天參加了南鷹小學教育集團2025年暑期教師專題培訓,我在教育認知與職業(yè)感悟上收獲良多。
講座中引用了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名言,瞬間讓我對教師職業(yè)的價值有了更深刻且直觀的體悟,也喚起了我對教育工作的崇敬與熱愛。隨后,關于教師幸福感的闡述,更是深深觸動了我。原來,教師的幸福感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切實源于教學過程中獲得的生活快樂感、專業(yè)滿足感、成就感以及使命感。
這讓我清晰認識到,在日常教學里,不能僅僅將教書視為一項任務,而是要以更飽滿的熱情、更積極的心態(tài)去全身心投入。和學生互動交流時,要用心去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專業(yè)發(fā)展方面,要持續(xù)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當看到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不斷進步成長,那種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與使命感,便是教師職業(yè)幸福最真實的體現。此次培訓,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深耕的信念,立志助力更多學生成長,實現自我職業(yè)價值,收獲滿滿的教育幸福。
探尋美術教師的職業(yè)幸福密碼
王欣
8月30日,我在南鷹小學五樓學術廳參加了2025年暑期教師專題培訓,四川輕化工大學副教授關于《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重要性》的講座,讓我收獲頗豐。
講座中提及的教師幸福感現狀,讓我感同身受。身處下西小學城邊學校,資源有限、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工作時常面臨挑戰(zhàn),幸福感的獲取并非易事。但我也明白,影響因素雖多,卻并非不可改變。
作為美術老師,我應轉變視角,將教學中的困難視為成長的階梯。用畫筆引導學生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當看到孩子們眼中閃爍的靈感光芒,那份成就感便是幸福的源泉。未來,我會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在有限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讓美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追尋幸福的樂園,在教育的道路上收獲更多溫暖滿足
小語人的心得體會
周淼
8月30日,我有幸在南鷹小學本部五樓學術廳參加了2025年暑期教師專題培訓。聽了邱熙老師“找準方向·理清思路·邏輯自洽”的講座,我收獲頗豐。
邱老師強調教育科研對教師專業(yè)成長至關重要,能助力教師形成教育風格、提升教育境界。中小學教育科研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將教育理念融入實踐。
講座還詳細介紹了教育科研的流程,從課題申請到專家鑒定,環(huán)環(huán)相扣。同時,明確了課題來源廣泛,涵蓋不同層級的機構與獎項。在立項、中期檢測等環(huán)節(jié),也有清晰的要點。
這讓我明白,開展教育科研需找準方向,遵循科學流程,讓研究邏輯自洽,才能切實促進自身專業(yè)成長與教育質量提升。
于壓力中尋光
王正切
其實生活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各自過各自的生活,品味著生活的酸甜苦辣。8月30日,在南鷹小學聽李博博士談“教師的幸福感”,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體悟。
教師生涯,壓力如影隨形,教學任務、學生成長牽掛,樁樁件件,裹著酸甜苦澀。可博士的分享,像一束光——當看到學生因我的引導,眼神從迷茫到明亮,當收到他們藏著真心的紙條,那些壓力褶皺里,竟開出幸福的花。
原來,幸福不是躲開壓力,而是在壓力編織的生活里,俯身接住學生的成長碎片,拼成獨屬于教師的甜。往后,愿帶著這份悟,把壓力熬成滋養(yǎng)幸福的湯,在平凡教學日常,釀出滿溢的暖。
悅納角色 聚焦成長
湯琰
今天,有幸在南鷹小學聽了李博副教授的講座——《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沒提升策略》,我深刻認識到:教師的幸福感不僅來自薪資,更源于課堂里的每一次“被點亮”。
講座提到“愉快接納角色、設立小目標、活在當下”三招,可操作性強。回校后,我給自己定了“三小”計劃:每天發(fā)現一名學生的微小進步并記錄;每周與一位同事交流教學妙招;每課留兩分鐘讓學生夸夸同伴,把成就感傳遞。當我把注意力從“完美”轉向“過程”,內心瞬間松綁,也更愿意投入。
今后,我將繼續(xù)修煉換位思考和放松自我的能力,讓自己先成為幸福的教師,再把幸福帶進教室,帶進每一篇課文、每一次朗讀、每一顆童心里。
科學教育兼顧心理新篇
包紅英
參加此次教師專題培訓,我收獲頗豐。利昂·費斯汀格的社會比較理論讓我明白,學生在進行比較時可能產生的心理影響,這提醒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健康的比較,避免產生自卑或自滿情緒。同時,培訓中提到的“活在當下,體驗過程”以及想象放松訓練、活動釋放法等內容,為我提供了緩解自身壓力的有效方法,也讓我意識到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為小學科學老師,我不僅要在知識傳授上用心,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他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成長。
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重要性
何德蓉
8月30日,我在南鷹小學本部學術廳參加了暑期教師專題培訓,這次培訓讓我對“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有了更深的領悟。幸福不是教育的點綴,而是教育本身的核心。
教師的幸福感首先源于內心的充盈。當我們真正熱愛教育、認同職業(yè)價值,便能從日常教學中獲得滿足感。這種幸福不是來自外在評價,而是發(fā)自內心的職業(yè)認同與成長喜悅。
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幸福感具有強大的教育感染力。一個幸福的教師,能用積極心態(tài)感染學生,創(chuàng)造溫暖向上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被關愛、被鼓勵的環(huán)境中,才能激發(fā)學習熱情,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的幸福感關乎教育品質,也關乎每個孩子的未來。讓我們從心出發(fā),不僅做知識的傳遞者,更做幸福的傳播者,在教育路上照亮學生,也溫暖自己。
此次培訓讓我堅信:唯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幸福的學生,共同書寫教育的新篇章。
《職業(yè)幸福感提升策略》心得
嚴靜
這場講座讓我對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有了全新認知,打破了“幸福感源于成績與榮譽”的固有思維。
講座中提到“幸福是個體對自我生存滿足的愉悅狀態(tài)”,“幸福是一種能力”讓我深受觸動。過往總盯著學生的分數差距,卻忽略了課后他們主動分享生活的瞬間、犯錯后真誠道歉的模樣,這些被忽略的小事,恰恰是職業(yè)幸福的核心來源。而“建立合理期待”的策略更具實操性,不再用統一標準要求所有學生,而是關注個體進步,這不僅減輕了自身焦慮,也讓學生更易獲得成就感。
未來我會帶著這些收獲,在教學中多留意細節(jié)、調整心態(tài),讓職業(yè)幸福感持續(xù)滋養(yǎng)自己與學生。
看,我們的學生暑期生活多姿多彩吧!
看,我們的老師暑期充電忙碌著!
看,還想看,明年又看喲!
來源:利州區(qū)下西小學
撰 文:汪 滿
編 輯:王 欣
一審一校:王麗萍
二審二校:羅 君
三審三校:曾 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