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暴雨與洪水,柏林大部分地區(qū)停電——過去幾天再次表明,我們的社會在面對自然災害、網(wǎng)絡攻擊和恐怖襲擊時是多么脆弱。鑒于日益增長的威脅,民防越來越成為政治和社會的焦點。
例如,黑森州內(nèi)政與國土安全部長羅曼·波塞克(Roman Poseck,基民盟)已將改善災難防護宣布為州政府的首要目標。他在七月份第三屆民防日之前就強調(diào):“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我們的災難防護,并使公民也能夠幫助自己和他人,以便在全面的民防狀態(tài)下為所有人提供最佳保護?!?/strong>
據(jù)內(nèi)政部稱,自2008年以來,黑森州已投資約1億歐元用于災難防護,州屬車輛數(shù)量增加了兩倍多,并有針對性地擴建了醫(yī)療和水上救援單位。不僅技術(shù)和裝備得到改善,該州還注重韌性(Resilienz):應告知民眾、提高其意識,并使其能夠在危機情況下獨立行動。此外,幼兒園和學校的信息與預防工作得到加強,以使最年幼的群體也具備防火和自救意識。
特別在防洪方面,城市和市鎮(zhèn)可以做出很多貢獻:例如通過限制地面密封(鋪設硬化地面)、建造防洪建筑以及避免在危險的河灘地區(qū)新建住宅和商業(yè)區(qū)。最近的洪水事件證實:預防與緊急情況下的快速救援同樣重要。
但遠不止自然災害,敵對勢力和恐怖分子的襲擊也能大面積癱瘓公共供應。例如,上周二柏林東南部引人注目的停電事件,其原因是對兩座高壓電線塔的縱火襲擊。警方認為這是出于政治動機的行為,首都多達5萬戶家庭一度受到影響。甚至在第二天,仍有約2萬戶家庭停電、沒有暖氣和熱水。部分緊急呼叫號碼甚至也出現(xiàn)故障。
提高民眾意識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仍然有許多人對危機準備不足。當時任聯(lián)邦內(nèi)政部長托馬斯·德邁齊埃(Thomas de Maizière)在2016年建議德國人儲備應急物資以應對可能發(fā)生的危機時,他遭到了潮水般的嘲諷和批評。這位基民盟政治家建議公民在地窖、柜子里或床下儲存夠10天用的儲備。隨后他被指責危言聳聽,在民眾中煽動恐懼和推行“不安政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