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近日,市民王女士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民聲直通車”欄目反映:閘殷路軍工路公交站缺乏遮陽設(shè)施,市民們只能在酷暑中艱難等候,“能否加裝個遮陽棚”?記者實地走訪發(fā)現(xiàn),這個承擔著周邊多個小區(qū)的居民出行需求的公交站點,確實面臨著遮陽設(shè)施缺失、候車環(huán)境亟待改善的問題。
9月10日,上海的氣溫依然居高不下。午后2時,烈日灼灼,閘殷路軍工路公交站臺前,已有近10人駐足等候。然而,站點僅設(shè)有一根簡易立桿式站牌,空間狹窄,未設(shè)置任何遮陽棚或休息座椅。候車乘客不得不“各顯神通”:年輕人紛紛撐起遮陽傘,自帶一片移動陰涼;老年人坐在店鋪門口的空椅子上,暫時躲避烈日直射;帶孩子的家長則將孩子攬在身前,用身體擋住灼熱陽光。令人擔憂的是,不少人為躲太陽站到了非機動車道邊緣,每當非機動車駛過,便需慌忙閃避,存在明顯安全隱患。
烈日下的閘殷路軍工路公交站,市民躲在公交立牌投下的狹長陰影里避暑,
“夏天這個日頭,我們老年人真的吃不消啊?!比嗄陙?,王奶奶幾乎每天都要在閘殷路軍工路公交站坐公交車外出買菜?!坝袝r候等車站得腿酸,太陽又曬得頭發(fā)昏。旁邊店家倒是好心腸,天熱會撐開遮陽傘,搬凳子給我們老年人坐坐,可這總歸不是個長久辦法呀。”
有市民為借沿街商鋪投下的陰影乘涼,站在非機動車道上等車。
等車的市民告訴記者,該區(qū)域暫無軌道交通覆蓋,閘殷路軍工路公交站??康?0路、147路、522路、726路等多條公交線路,是周邊水電新村、興浦新村、建德國際公寓等多個社區(qū)居民搭乘公共交通出行的起點。早高峰時段,站臺上擠滿了通勤的上班族,他們需要依靠這些公交車接駁至市光路或五角場地鐵站,進而通往城市各處;平峰時期,站臺上則多是銀發(fā)族的身影,他們需要乘車前往菜場采購、去公園鍛煉、接送孫輩上下學(xué)。大家也都希望,在高溫、暴雨等惡劣天氣下,候車環(huán)境可以得到改善。
王女士特別提到,站臺后方上街沿其實有一塊空地,“應(yīng)該足夠建一個候車棚”。記者在現(xiàn)場也看到,該區(qū)域較為寬敞,未見明顯障礙物,從空間上看具備設(shè)置簡易遮陽棚或現(xiàn)代化候車亭的基本條件。
車站后方上街沿有一塊閑置空地。
近年來,上海持續(xù)推進公交站點改造工程,許多站點已配備了現(xiàn)代化候車亭、實時信息顯示屏、無障礙設(shè)施等。然而,像閘殷路軍工路站這樣設(shè)施相對滯后、亟待優(yōu)化仍需改善的站點仍不在少數(shù)。一個遮陽棚、一排休息座椅,不僅能為候車市民提供片刻舒適,更彰顯了城市管理中對人的關(guān)懷。
原標題:《為避暑,候車市民站上非機動車道!閘殷路軍工路公交站亟待升級》
欄目主編:毛錦偉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宋端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