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環(huán)抱中,一條條嶄新道路向前延伸,勾勒出新城挺拔骨架。秋日暖陽下,四通八達的區(qū)域路網雛形已現,煥發(fā)新顏。
9月15日,記者從宜昌高鐵新城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獲悉,歷經三年半時間建設,目前宜昌高鐵新城已完成新建道路27.84公里,片區(qū)“四橫三縱一環(huán)”主干路網正逐步從藍圖化為現實,內外互聯互通的城市交通體系構建完成。這也標志著宜昌高鐵新城邁入“路網互聯”發(fā)展新階段,成為鄂西首個實現“高鐵樞紐+片區(qū)路網”雙暢通的示范區(qū)域。
據承建單位中國一冶項目總工程師王波介紹,片區(qū)“四橫三縱一環(huán)”分別為“四橫”貨運通道、站北路、花溪路、龍泉大道,“三縱”杜家畈路、站西路、站東路,“一環(huán)”綠丘路。目前,花溪路主路面已實現全線貫通,迎客路、站東路、站西路已實現通車,綠丘路也已具備通車條件。
宜昌高鐵新城是宜昌市落實“北拓”戰(zhàn)略、推動城市空間形態(tài)由“半月形”向“滿月形”轉變的核心工程。項目位于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呼南高鐵與沿江高鐵交匯處,依托宜昌北站規(guī)劃建設,規(guī)劃面積23.8平方公里,核心區(qū)9.7平方公里。交通條件的改善,將有效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流動,強化高鐵新城與主城區(qū)的經濟聯系和功能互補。
宜昌北站本身就是巨大的“流量入口”,打通片區(qū)交通動脈,將為片區(qū)帶來更為龐大的商務、旅游、常住人口流量。高鐵新城開發(fā)設計部副部長段凱說。
城市交通一頭連著城市發(fā)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
對夷陵區(qū)龍泉鎮(zhèn)萬家畈村村民杜平而言,越來越暢通、寬敞的道路,讓他們家的出行更方便了?!凹议T口的路修好了,不僅到高鐵站近,周末到宜昌城區(qū)逛街也快得很。”9月15日,看著家門口長滿“綠”的迎客路說。
據悉,宜昌高鐵新城路網交通建設涵蓋道路、橋梁、排水、電氣、綠化等多項專業(yè)工程,如何實現好與長線施工管理與高標準建設的“既要又要”?
對此,項目建設團隊以精細化品質管理為核心,通過建立矩陣式質量責任架構,將權責細化到人,從源頭筑牢質量防線。施工中嚴格落實“自檢、互檢、專檢”三級檢查制度。借助PDCA循環(huán)持續(xù)優(yōu)化管理流程,推動關鍵工序一次驗收合格率達98%,實體與樣板工藝參數一致性超95%。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廣應用BIM模擬等8項新技術,以及節(jié)能燈具與節(jié)水工具,在降低能源與水資源消耗的同時,為工程質量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施工過程中,我們還最大程度地實現‘少占不占,還地于城’?!蓖醪ㄕf。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周荔華 劉坤/楊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