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07年10月10日10時10分是一個非常珍貴的時刻,因為最后的20克極其珍貴的茶葉由福建省武夷山市政府贈送給國家博物館。
而之所以說它是極其珍貴的茶葉,是因為這種樹從2006年5月開始就不再接受采摘了,后續(xù)會實行特別的保護和管理。
這種茶樹只有3棵6株母樹,彼時已經(jīng)有350歲了,樹葉自然也是僅存的母樹茶葉。
就連制作這種茶葉的技藝都已經(jīng)成了國家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2005年的時候,20克這樣的茶葉拍賣價格竟然到了20.8萬元,也就是說,換算下來一公斤的價格高達1040萬元。
就這個價格換一套別墅一點問題都沒有。
而這20克最后采摘下來的茶葉成了絕版的茶葉,母樹茶葉以后也不會再出現(xiàn)了。
當天有100多人在在紫禁城外的端門大殿內見證了這一場贈送儀式,不過有相關人員表示,以后人們還是可以喝到這種茶的,因為業(yè)內的無性繁殖已經(jīng)取得了成功。
而這些小苗子還是帶有母樹茶葉的特性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茶葉這么貴呢?
?——【·1斤價值1套別墅·】——?
這種茶樹叫做武夷山大紅袍母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景區(qū),是大紅袍的“鼻祖”,也屬于不可再生資源。
而且大紅袍母樹還被列入了聯(lián)合國批準的《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作為古樹名木受到全球的關注和保護。
這種茶葉價格極高,當然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因為大紅袍母樹茶葉品質優(yōu)異,口感醇厚,香氣獨特,是茶中極品;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母樹數(shù)量稀缺,茶葉產(chǎn)量極低,物以稀為貴,所以價格才高。
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的大紅袍母樹,樹干粗壯,樹皮呈灰褐色,樹枝向四周伸展,形態(tài)各異,展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
葉片是大紅袍茶樹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他們的葉片呈長橢圓形,葉緣呈鋸齒狀,葉脈清晰可見。
葉片質地厚實堅韌,摸起來富有彈性,這是因為其生長環(huán)境特殊,為了適應巖壁上的環(huán)境,葉片進化出了較厚的角質層,以減少水分蒸發(fā)。
在春季新葉萌發(fā)時,嫩芽呈紫紅色,鮮嫩欲滴,隨著葉片的生長,顏色逐漸轉為濃綠,這一色彩變化也成為了大紅袍茶樹的一大觀賞亮點。
再看制成的大紅袍茶葉,其外形條索緊結,還帶著一種烏潤油亮的色澤,部分茶葉表面還帶有細微的白毫。
優(yōu)質的大紅袍茶葉,干茶香氣清純持久,沖泡后,茶葉逐漸舒展,葉片完整飽滿,湯色橙黃明亮,清澈見底,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武夷山大紅袍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優(yōu)異的品質,與其獨特的生活習性以及生長環(huán)境密不可分。
大紅袍母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景區(qū)的高巖峭壁之上,這里光照條件十分特殊,九龍窠地區(qū)日照時間短,且多為反射光。
由于巖壁的遮擋,陽光無法直接長時間照射在茶樹上,而是通過巖壁的反射形成散射光。
這種散射光不僅溫和,而且能均勻地照射到茶樹的各個部位,有利于茶樹合成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從而提升茶葉的品質。
其次,九龍窠地區(qū)晝夜溫差大,白天的氣溫適宜茶樹生長;夜晚比較冷,茶樹的呼吸作用減弱,消耗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從而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
這種晝夜溫差大的環(huán)境,對大紅袍茶葉品質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得茶葉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口感更好。
再者,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些泉水清澈純凈,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為大紅袍茶樹的生長提供了水分。
同時,巖壁的特殊結構使得雨水能夠緩慢滲透,保持土壤濕潤,但又不會造成積水,避免了茶樹根部因積水而腐爛。
這種適度的水分供應,滿足了大紅袍茶樹生長過程中的水分需求,為其健康生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九龍窠地區(qū)多為巖石風化形成的砂質壤土,土壤疏松透氣且富含多種礦物質,如鉀、鈣、鎂等,這些礦物質能夠被茶樹吸收,融入到茶葉中。
武夷山市政府甚至給這6株母株投保了1億元,這一舉措充分體現(xiàn)了政府對大紅袍母樹保護的決心和力度。
大紅袍作為武夷巖茶高貴品質的象征,名列 “中國十大名茶”,其文化意義重大。
雖然大紅袍母樹茶葉已成絕品,市面上無法再出現(xiàn)新的母樹茶葉,但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品嘗到大紅袍的獨特風味,科研人員一直在努力探索大紅袍的傳承與發(fā)展之路。
上世紀80年代,經(jīng)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大紅袍無性繁殖獲得了成功,為大紅袍的規(guī)模化種植和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通過無性繁殖技術種植的大紅袍茶樹已經(jīng)在武夷山地區(qū)有了不錯的規(guī)模,成為了武夷巖茶的重要品種之一。
這些無性繁殖的大紅袍茶葉,雖然在品質上與母樹茶葉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依然保持了大紅袍獨特的巖韻和風味,受到了廣大茶愛好者的喜愛。
它們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大紅袍茶葉的需求,也為武夷山地區(qū)的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武夷山大紅袍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參考:
中華合作時報《武夷山絕版大紅袍20克送藏國家博物館》2007-10-16
北青網(wǎng)《世界上最貴的茶葉有多貴?1公斤換一棟別墅》2018-2-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