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之所以屠戮功臣,建文帝壓不住藍玉等開國功勛,為孫子皇位安穩(wěn),朱元璋對功臣動手,通過胡惟庸案,藍玉案屠戮了大量功臣,大明王朝開國功勛基本團滅。
藍玉不死,朱棣造反等于送人頭
藍玉是鐵桿太子黨,朱元璋打算留藍玉輔佐太子朱標(biāo),無奈朱標(biāo)早逝,朱允炆又太年輕沒法壓制藍玉等開國將領(lǐng),朱元璋為了帝國安全只能屠戮藍玉等開國將領(lǐng)。
藍玉是個能將,率領(lǐng)十五萬大軍橫掃北元小朝廷,為大明王朝立下不世之功,他是徐達、常遇春之后,大明王朝最出色將領(lǐng),他的軍事能力高于朱棣好幾個檔次,朱棣想贏藍玉基本不可能。
朱棣之所以造反成功,很大一部分在于朱元璋殺光了功臣,朱棣沒了藍玉等對手,以他的軍事才能大明王朝無人能敵。
朱元璋雖留下耿炳文、郭英等將領(lǐng),事實證明這些人并不是朱棣對手,只能給朱棣不斷送人頭。
朱元璋若不是處理掉藍玉等將領(lǐng),朱棣必然不敢造反,只能任人宰割,他沒勝算。
藍玉作為百戰(zhàn)名將,不會犯下李景隆這個官二代的戰(zhàn)略錯誤,也不遵從不殺朱棣之舉,他們眼里只有打勝仗才是硬道理。
朱允炆削藩太急,朱棣為了生存只能造反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基后為了穩(wěn)固自己皇位,決定削藩,此舉傷害到藩王利益,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朱棣為了生存而戰(zhàn),必然死命拼殺只為換取一線生機。
朱元璋為使太孫的皇位安穩(wěn),更改了《祖訓(xùn)錄》成《皇明祖訓(xùn)》限制藩王權(quán)力。朱元璋算計在好,朱棣還是發(fā)動“靖難之役”成功奪取了建文帝天下。
綜合所述、藍玉等開國將領(lǐng)若不死,朱棣造反必然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