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楊浦區(qū)教育格局重構 公辦初中獲四校40%自招名額
從“菜?!钡饺珔^(qū)第二!十五中學如何用7個四校名額逆襲?
搖號三年后,楊浦公辦反超民辦?普娃春天真的來了
教育公平的勝利!楊浦公辦崛起給普通家庭的啟示
上海教育圈長期流傳“徐一楊二”的說法,特指徐匯和楊浦兩區(qū)教育強項依托民辦學校支撐。徐匯有華育中學,楊浦有蘭生復旦中學,這些名字在過去十幾年中幾乎成為優(yōu)質教育的代名詞。然而2025年中考結果公布后,楊浦教育格局呈現(xiàn)重大轉變,公辦初中群體性崛起,甚至出現(xiàn)兩所能夠與傳統(tǒng)民辦強校相較量的公辦學校,這一變化正在重塑家長們的教育選擇邏輯。
四校自招階段數(shù)據(jù)顯示,楊浦公辦初中共獲得近40%的名額,而民辦學校中傳統(tǒng)“三巨頭”——蘭生復旦、存志中學和楊浦雙語學校的自招成績均出現(xiàn)下滑。十五中學成為最大黑馬,從以往表現(xiàn)平平躍升至全區(qū)第二,取得7個四校自招offer;復旦二附校保持公辦領先地位,獨攬14個復旦附中名額。這兩所學校的表現(xiàn)打破了長期以來民辦壟斷優(yōu)質資源的局面。
公辦學校崛起背后是政策與資源的雙重變化。2020年上海市實施小升初全面搖號政策,民辦學校通過篩選生源建立的優(yōu)勢被打破。生源分布趨于均衡后,教學管理能力成為競爭核心。十五中學的發(fā)展軌跡具有代表性:2018年由存志中學托管,2024年首次實現(xiàn)四校自招零的突破,2025年進一步鞏固成績。該校地段生中690分以上占比達到30%,市重點錄取率為60%。2024年更名為“控江教育集團十五中學”后,由控江中學校長直接管理,實現(xiàn)師資雙向流動,共享集團內教學資源。
復旦二附校作為另一所表現(xiàn)突出的公辦學校,雖然依托復旦附中資源,但其真實教學水平仍需觀察。該校過去生源主要為復旦教職工子女,2023年才開始出現(xiàn)地段生與教職工子女混合編班。有教育工作者表示:“蘭生復旦除了市招班,其他班級的教學效果已經與復旦二附校相差無幾。”但地段生的實際表現(xiàn)需要到2028年才有更準確評估。
楊浦公辦學校整體進步明顯。去年僅3所公辦學校獲得四校自招名額,今年增加至8所,包括上音實驗、三門中學、鐵嶺中學等傳統(tǒng)學校,以及遼陽中學、國和中學等以往表現(xiàn)中等的學校。
從高分段學生比例看,公辦學校已形成多個梯隊:十五中學、復旦二附校、上音實驗、三門中學、復旦實驗、鐵嶺中學處于第一梯隊;鞍山實驗、遼陽中學等組成第二梯隊,這些學校在中游學生培養(yǎng)方面表現(xiàn)出色。
家長選擇學校的邏輯隨之變化。以往追捧復旦二附校千萬級學區(qū)房的現(xiàn)象有所改變,更多家長關注學校的教學提升能力。十五中學對口的懷德路第一小學原本為三梯隊小學,但隨著對口中學表現(xiàn)提升,周邊房價保持在500萬元左右,成為普通家庭務實選擇。有家長表示:“與其追求名校溢價,不如選擇具有發(fā)展?jié)摿Φ膶W校。”
民辦學校仍然保持一定優(yōu)勢。蘭生復旦36%的700分以上學生比例仍居全區(qū)首位,存志中學市招班繼續(xù)保持強勢,但公辦與民辦學校的差距明顯縮小。楊浦雙語學校負責人表示:“搖號政策實施后,我們增加了銜接課程,幫助不同基礎的學生適應教學要求——精細化教學管理已成為新常態(tài)。”
楊浦教育格局變化給家長帶來三點啟示:教育資源流動性增強,政策引導下的資源重組通過托管、集團化辦學等方式改變學校發(fā)展路徑;教學管理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復旦二附校的課程本地化、鞍山實驗的分層教學表明教研水平比生源更重要;理性選擇比盲目跟風更有價值,復旦二附校學區(qū)房價格從峰值回落10%,顯示市場正在重新評估教育資源配置。
一位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年的教師指出:“教育沒有永遠的贏家。那些能夠快速適應公平規(guī)則,將每個普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的學校,才能獲得長遠發(fā)展?!彪S著教育均衡化推進,普通學生獲得優(yōu)質教育的機會正在增加。
舉報/反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