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知乎有個兩千五百贊同的回答,只有四個字“ 移孝作忠 ”。它適用一切“感恩教育”活動,包括這條。
封建王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這套在新時代講不大好,于是就發(fā)明了“虧欠和感恩”這套。
家長對孩子有無限犧牲和奉獻,孩子虧欠家長,所以要聽父母的話;家長又可以推廣到老師和學(xué)校。
活動里讓家長跪成一排的象征意義,我也可以想出來。家長們“俯首甘為孺子?!?,為了托舉孩子,付出了太多。
讓孩子蒙眼,大約是因為不蒙眼心理負擔太重,正常孩子就走不過去。但象征意義我也可以想出來,孩子走完之后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家長付出了那么多……
我非常厭惡這套敘事方式。我自己也有孩子,我當然愿意為他們付出,但這出于愛與責任。但我不會為他們無限付出,必然要量力而行,家長和孩子的需求要平衡,只有家長好了,孩子才可能好。
將來孩子大了,我也希望他們常回來看看,多照拂我。但我沒有理由要他們絕對服從,事事以我為先。我首先得尊重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也要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活。
記憶里,感恩教育的緣起是“媽媽,洗腳 ”的公益廣告。我還記得我媽當年的銳評“打一盆冷水給媽媽洗腳啊”。
最后想談兩句為什么有那么多家長配合學(xué)校如此荒謬的活動。
往好里想,家長怕孩子在學(xué)校被穿小鞋,總是配合老師的一切指令。
往壞里想,家長也挺喜歡這活動的,希望孩子有虧欠感,能乖乖聽話。
我希望前者的成分能多些,雖然也挺悲哀,但也算合乎情理,但總覺得,現(xiàn)實中后者的成分恐怕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