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貴州丹寨,迎來了一場中華非遺的盛會。第三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在此隆重舉行,天南地北的非遺瑰寶在此匯聚交融、構(gòu)成一幅多彩的文明畫卷。
9月20日,丹寨街頭,46個非遺方陣浩蕩巡游,宛如一幅流動的民族文化長卷。各族兒女盛裝踏歌,譜寫著中華文明的絢麗篇章。
非遺盛裝巡游的高光時刻被鏡頭精準捕捉。華美服飾在陽光下流光溢彩,傳統(tǒng)技藝在行進中生生不息,每一個畫面都在訴說著中華文化的絢爛多元。
福建游神肅穆神秘、廣東醒獅靈動威武、安塞腰鼓豪邁奔放……不同地域的文化瑰寶在此交相輝映,構(gòu)筑起中華文明的多彩光譜。
苗族“高山流水”敬酒禮震撼登場。大碗米酒串聯(lián)成瀑,展現(xiàn)著苗家人待客的最高禮遇,也讓游客領略到苗族同胞熱情好客的傳統(tǒng)美德。
“蝴蝶媽媽”傳說在這里驚艷呈現(xiàn)。十二根彩帶連接十二個蛋,將苗族創(chuàng)世神話化作視覺盛宴,展現(xiàn)了苗族文化神奇的傳說。
福建游神隊伍連續(xù)兩年奔赴丹寨!正如隊員所言:“路途雖是千山萬水,但擋不住相聚的熱情?!边@份執(zhí)著,展現(xiàn)了非遺傳承者跨越地域的文化情懷。
十二對新人身著精美絕倫的苗族盛裝,在眾人的祝福中狂撒喜糖,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份甜蜜!
來旅游的東北大哥對丹寨非遺如數(shù)家珍,直言:“這里的很多東西讓我很震撼!”民族文化的魅力,在跨越山海的共鳴中自然顯現(xiàn)。
貴州文旅推薦官明超三顧丹寨探尋非遺魅力。古法造紙、蠟染、苗銀等技藝令人嘆為觀止,連故宮文物修復用紙都來自這里!傳統(tǒng)技藝在現(xiàn)代文明中煥發(fā)新生,織就了一幅古今交融的畫卷。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貴州衛(wèi)視視頻號
來源:貴州衛(wèi)視
責編:周中英 | 編審:王曉海 | 終審:魏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