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〡李老逵
西貝和羅永浩的這場風波,本來老羅已經偃旗息鼓甚至“跑路”,按說老賈踏實等待一段時間,再苦練一下內功,改善一下服務質量,少說多做,用產品和服務證明自己、改善形象, 這事慢慢也就過去了。
可是人常說,NO ZUO NO DIE,老賈非要跳出來整大活。
9月23日,西貝公眾號發(fā)布一篇名為《7歲的毛毛:我以為我再也吃不到西貝了》的文章。以7歲兒童毛毛的視角,講述媽媽因為近期網絡輿論,建議“星期天別帶孩子去吃西貝了”,但毛毛哭鬧著“就是要去西貝”,最終媽媽想通了,而“7歲的毛毛一進店就直接沖向店長,抱住她的大腿哭了起來”……
這真是一出手就是殺招啊……就是方向反了。目前,西貝已經刪除該篇文章,我們只能從截圖中一睹這篇神文的風采了。
許多人吐槽西貝的公關團隊,認為他們尤其是那個華文華武,簡直就是坑死人不償命的豬隊友??晌矣X得,再好的團隊也干不過BOSS的意志,這公關的再次翻車,恐怕還是離不開賈國龍停留在上個世紀的審美和亙古不變的趣味。
西貝各種公關發(fā)言,總感覺跟我們不是一個年代的,確實,老賈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
從那個奇葩歲月走過來的人們,難免會保留那個荒唐年代獨有的味覺。當然這個飲食偏好也不能只怪那時候,畢竟其后的幾十年,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讓老賈這個年齡的人早就形成了固定的口味偏愛和思想依賴。
其實現(xiàn)在又能好多少呢?去年的這個時候,同樣是七歲男孩,由于學校的午餐都是免費的他把自己的飯菜留給母親,自己吃餐廳里同學們留下的骨頭和剩飯充饑。
“正餐奉母,自食剩骨”,有作者評論說:“這場由一個小男孩的孝心引發(fā)的愛心行動,最終演變成了全社會對公益事業(yè)的深入思考。它不僅展現(xiàn)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讓我們看到了社會進步的希望。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見證了一個孩子在逆境中的成長與擔當,也感受到了無數(shù)愛心人士在關鍵時刻所展現(xiàn)出的溫暖與力量。愿這個故事能夠成為一盞明燈,照亮孩子們前行的道路,讓他們在未來的日子里,也能夠學會關愛他人、無私奉獻,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p>
再往前追溯,有一位已經懷孕八個月的準媽媽,還在挺著大肚子堅持送外賣,然而某家主流媒體的文章標題,竟然是“她的笑容充滿希望”,還在給這位準媽媽加油打氣點贊,說什么“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更有2022年,一則名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B站視頻,在朋友圈刷屏。作者寫到:“我北漂九年,也曾有幸相識過幾位人中龍鳳,反倒是從二舅這里讓我看到了我們這個民族身上所有的平凡、美好與強悍?!?/p>
把悲劇當勵志,把苦難當美好,搞危機公關和情感綁架,本來就是某些人的拿手好戲和習慣動作。老賈作為這個年齡的人,遇到麻煩,本能地就會想到這熟悉的套路和技巧。
我終于明白為什么總有這樣的雞湯出現(xiàn)了,因為現(xiàn)在臺上的人都是從小喝這樣的湯長大的。
只不過,我們常見的是死道友不死貧道,把別人家的災難當勵志故事,而少有老賈這拿著自家作法,引刀自宮的勇氣和魄力。
老賈先是豪氣剖腹:“我們沒有預制菜,一道都沒有”,現(xiàn)在又當眾服毒,整出一個“7歲娃沖向店長,抱住大腿痛哭”的煽情故事,這簡直堪稱屎詩級的災難公關,不但最爛,而且沒有之一。
其實這樣的公關在西貝也絕不是唯一。就在3個月前,“西貝品味早讀”就發(fā)布了一個故事,杜女士是西貝的忠實顧客,也是一位媽媽,她全程幾乎是毫無保留地在贊美西貝,她說她的孩子將近一歲的時候,不肯吃飯,后來在西貝治好了這毛病。
“孩子在西貝學會吃飯了,每天在樓下玩完了就去西貝吃飯。孩子對西貝的感情特別深,以至于有一天那家門店撤了,她就在門口徘徊,不肯去吃別的。
孩子對西貝的感情特別深,以至于有一天那家門店撤了,她就在門口徘徊,不肯去吃別的。就在這時,店長出現(xiàn)了,孩子就沖著店長哭。”
看到沒,連“哭”的動作都是可以完美復制的,看來西貝熬雞湯的功夫,遠遠超過了熬羊湯,以至于熬著熬著就常常情景帶入,把自己都給熬哭了。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而演戲的最高境界,就是演著演著連自己都相信了。
這位杜女士,全名怕不是叫杜撰吧。
熬雞湯還不算什么,熬湯還能熬出一套房,這你受得了么?“西貝品味早讀”說,有一位大爺為了還西貝員工的恩情,竟然提出要把自己的一室一廳送給她。
這位員工自己也想不明白哪兒感動他了,明明自己只是給了大爺一碗湯,大爺卻提出要送她北京一套房。
這爹親娘親,不如西貝親的故事,讓我尷尬的都能用腳趾頭生生摳出三室一廳。
我真是服了西貝的自殺式公關。西貝要不你還是不要說話了,大過節(jié)的,求你讓我們留點胃口吧。
-完-
敬請移步閱讀:
親愛的讀者,由于規(guī)則變化,想要第一時間收到老李的文章,請給本號設個“星標”吧,否則推送不到。
1.進入公眾號
2.點右上角的“...”
3.再點“設為星標”即可
喜歡本文,敬請分享、轉發(fā)、點贊、在看。
作者:李老逵,法學雙碩士畢業(yè),曾在國務院部委工作多年,嫉惡如仇,仗義敢言,因此辭職改做執(zhí)業(yè)律師。赤子之心不改,憂國憂民常在,忙時搬磚,閑暇寫作。文章多替蒼生寫,不為君王唱贊歌。
發(fā)聲不易,敬請搜“jinliandeliangyigan”(金蓮的晾衣桿)或長按下方二維碼,加本人微信進粉絲群,讓我們永不失聯(li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