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本科生對高校生活服務的關注度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攀升——畢竟四年朝夕相伴的宿舍環(huán)境、日常所需的配套設施,不僅是“住得舒服”的基礎,更是能否心無旁騖投入學習、享受大學生活的關鍵。
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通過暑期基礎設施提質升級,交出了一份貼近學生需求的“答卷”,其升級后的校園特點鮮明,給學生帶來的便利更是滲透在學習、生活、運動的方方面面。
從歷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到現(xiàn)代設施的全面更新,上應大既保留了校園的文化底蘊,又提升了實用功能。徐匯校區(qū)的優(yōu)秀歷史保護建筑是校園的“文化符號”,此次升級中,26號樓這個“老寶貝”經(jīng)過全新裝修,搖身一變成為集產教融合科創(chuàng)中心、高水平成果展示中心、多功能研究室于一體的教學科研空間,不僅讓老建筑煥發(fā)新顏,更給學生提供了接觸前沿科研、參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優(yōu)質場景,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局限。
32號樓則延續(xù)中國古典建筑風格,清水紅磚搭配復古門窗,在保留“顏值”的同時,繼續(xù)承擔教學樓功能,讓學生在兼具美感與歷史感的環(huán)境里上課,學習體驗更添一份雅致。
宿舍作為學生在校的“家”,升級后的變化更是讓學生感受到滿滿暖意。多棟宿舍樓不僅進行了全面修繕和結構加固,還對斑駁墻面、老舊設施進行了煥新——曾經(jīng)可能掉皮的墻面變得干凈整潔,老化的生活設施換成了新的,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適度直線上升,讓學生回到宿舍能更安心地休息、備考,真正有了“歸屬感”。
而食堂的改造則精準戳中了學生“干飯”的需求,奉賢校區(qū)一食堂一樓采用現(xiàn)代簡約風格,換上了更具氛圍的LED燈具和舒適的新桌椅,原本可能略顯擁擠、陳舊的就餐環(huán)境變得明亮又寬敞,讓學生在吃飯時能更放松,“干飯”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運動和學習場景的升級,也進一步滿足了學生的日常需求。徐匯校區(qū)運動場換上了明快的色彩,變成了充滿活力的“多巴胺”場地,這樣的環(huán)境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課后多跑幾步、多跳幾回,既能釋放學習壓力,又能鍛煉身體,讓健康生活變得更易堅持。
在學習設施上,奉賢、徐匯兩校區(qū)共260間教室完成“聲光電”全線更新,主機終端、顯示器、中控終端、激光投影、擴聲系統(tǒng)、多媒體講臺等設備全部嶄新亮相,這直接解決了過去可能存在的投影模糊、聲音不清等問題——現(xiàn)在上課,老師展示的內容更直觀清晰,師生互動時聲音傳遞更順暢,課堂效率顯著提高。同時,教學資源部署更高效,教學數(shù)據(jù)還能存儲在云端,方便學生課后回顧學習內容,極大地提升了上課體驗感。
從這些升級細節(jié)能看出,上應大的改造不是“面子工程”,而是真正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讓學習環(huán)境更優(yōu)質、生活環(huán)境更舒適、日常操作更便捷。
無論是歷史建筑里的科研空間,還是宿舍里的新設施,無論是教室里的新設備,還是食堂、運動場的新模樣,每一處變化都實實在在地提升了學生的在校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