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逛動物園是種什么體驗?因集團和北京動物園達(dá)成一系列合作,包括十月刊封面拍攝、全息獅虎山合作等事宜,我和同事們前往北京動物園考察。那天北京還處在暴力的高溫下,且正值下午兩點,林蔭無濟于事。獅子、老虎堅決趴在攀爬架下方的陰影里;熊果斷下水,半個身子浸入池中;狼群整齊地在墻根側(cè)臥成一串兒,詮釋著“躺平也是狼性的一種”;熊貓館門口嘗試“覲見頂流男星”的長隊邊,喇叭里循環(huán)播報:“各位游客,熊貓萌蘭已經(jīng)回屋,什么時候出來,由萌蘭自己決定……”。偶爾眼神交錯,動物們紛紛向游客投來“困惑”的目光:這群汗流浹背的傻子,在樂個什么?
它們不懂,想到同一時刻寫字樓里此起彼伏的鍵盤聲,我心里涌起竊喜。腦子里反復(fù)著一句話——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jīng)事。這是個2004年的歌名,我根本不記得旋律和歌詞,唯有名字念念難忘。
考察那天,一位同事說她家就住動物園隔壁,甚至小時候的幼兒園就建在動物園里,我表達(dá)出無與倫比的艷羨。但靜下來回想,其實自己也沒差。小學(xué)的時候,母親工作的地方在市動物園的街道正對面,幾乎每個周末我都會買張門票在猴山、獅籠、水禽棚間逡巡一整個下午。但長大后就漸漸背叛了這個愛好,沒時間、太遠(yuǎn)了、人太多、有安排……諸多借口,講白了工作日不可以、休息日舍不得,一晃到這次“帶薪摸魚”,和動物園已經(jīng)20年未見。于是那天連風(fēng)飄來的草食動物糞便味,也成了一種久違的親切。
想來童年時期是模仿、學(xué)習(xí)和吸收的過程,好奇一切?;蝿右粭l手絹,孔雀今天開屏了,明天就是不開;花錢買的地瓜干和隨手撿的梧桐樹葉對駱駝有同等吸引力(那時投喂動物不但不被禁止,甚至還是一項盈利業(yè)務(wù));棕熊會明顯向游客示好,而雄獅不明意義地來回逡巡……這些“為什么”在腦海里連鎖爆炸,仿佛一片未經(jīng)攪動的三觀乳海。
青少年有了自我、有了教育制度配發(fā)的同齡伙伴;有了足球場、游戲機、電視劇、KTV這些人造快樂園,有了友情、愛情以及與它們等價交換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于是順其自然地把觀察重心放在了自身和同類。按當(dāng)下的說法,輕易形成了繭,覺得所經(jīng)歷的就是生命的最重要,無暇看到其它。
再后來,歷經(jīng)過理想的偏差、約定的失效,明白青春是一次落過就不會再漲的潮汐,沙灘上的貝殼,是丟給成長又被囫圇退返的疑問。每每想要自我感動一番,卻被偶然看到的紀(jì)錄片震撼:生于溪谷的櫻花鉤吻鮭耗盡一生去大洋里走一遭,義無反顧;四種昆蟲在無花果實內(nèi)上演生育與寄生的連環(huán)諜戰(zhàn),生死疲勞??吹讲煌叨认碌拿煨《伎胺Q偉大,不同視角里的日常都如此壯烈,自己那些零碎的煩惱和疑慮也被輕松稀釋了。
動物園里的我們是看客,小時候看它們與我們?nèi)绾尾煌L大了看它們與我們何其相似,看的不僅是動物,也是自己。我們心疼它們蝸居籠舍,自己卻何嘗不是為了小窩安樂、三餐無憂愿付出一切。它們或許會思念任憑馳騁的自然棲息地,但可知道外面的人類也不堪于都市叢林里的弱肉強食、動物兇猛。自由與安逸的天平上,我們和它們都是大自然的非典型。
所以想來為什么會喜歡“在動物散步才是正經(jīng)事”這句話?是懷念無憂無慮的童真,是叛逆循規(guī)蹈矩的日常,更或許是如今比起對世界求解,更希望求和解,所以對望動物園里千姿百態(tài)生靈的瞳孔找到一份平靜:生老病死本身就是生命最正經(jīng)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