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吸引力法則搞錯了,以為是拼命地想、用力地要,恨不得把愿望刻在腦門上昭告天下,宇宙就會給你回應。
可事實往往是,你越是緊抓不放,那東西跑得越快。
無論是感情還是事業(yè),那種“我必須得到”的強烈執(zhí)念,散發(fā)出的其實是一種匱乏和焦慮的能量場。這種能量,非但不能吸引你想要的美好,反而會把它們推得更遠。想想看,一個渾身散發(fā)著“我好需要你”氣息的人,和一個氣定神閑、有沒有你都過得很好的人,哪一個更有吸引力?
答案不言而喻。
你越是執(zhí)著,越是內耗
我見過太多人,在關系里反復糾結。對方一個冷淡的回復,就能讓他們揣測一整天;事業(yè)上遇到一點挫折,就覺得自己全盤皆輸,天都塌了。
這種狀態(tài),本質上是對“失控”的恐懼。因為害怕失去,所以想牢牢控制住每一個細節(jié),想讓所有事都按照自己寫的劇本發(fā)展。
但這怎么可能呢?
生活最大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確定性。你無法控制別人的想法,也無法預知明天會發(fā)生什么。你唯一能掌控的,是你自己對這些不確定性的反應。當你試圖對抗這種不確定性,用盡全力去“要”一個確定的結果時,你就開始了無休止的內耗。
你的能量沒有用在成長和創(chuàng)造上,全都用在和現(xiàn)實的角力、和自己情緒的對抗上了。結果就是,身心俱疲,想要的卻越來越遠。
就像手里攥著一把沙子,你攥得越緊,它流失得越快。
真正的吸引力,源于內核的穩(wěn)定
那什么叫“允許一切發(fā)生”?
它不是讓你躺平認命,什么都不做。恰恰相反,它是一種更高維度的掌控感,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強大。
允許,是接納現(xiàn)實本來的樣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為的樣子。
今天項目搞砸了,允許自己沮喪一會兒,然后復盤原因,下次改進。喜歡的人不喜歡你,允許這份失落存在,然后轉身去過好自己的生活。
你看,允許的核心,是不與事實和情緒對抗。壞情緒來了,就讓它像流水一樣從你心頭淌過,不去堵截,也不去放大。事情搞砸了,就承認這個結果,不去找借口,不去幻想“如果當初”。
當你能做到這一點時,你的內核就變得異常穩(wěn)定。
一個內核穩(wěn)定的人,不會因為外界的風吹草動而輕易動搖。他有自己的節(jié)奏,有自己的世界。他不向外索取情緒價值,因為他能自給自足。這種由內而外散發(fā)出的篤定和從容,才是最致命的吸引力。
人們會被那些看起來“無所謂”的人吸引,本質上是被他們那種“我擁有完整世界”的能量所吸引。
先允許,再選擇
允許一切發(fā)生,絕不意味著被動承受。
它恰恰是主動選擇的第一步。只有當你完全接納了現(xiàn)狀,看清了所有牌面,你才能做出最清醒、最有利的選擇。
一個無法接受現(xiàn)實的人,他的所有決策,都帶著情緒的偏見和不切實際的幻想,那叫“掙扎”。
而一個允許一切發(fā)生的人,他的心態(tài)是:“好的,我知道了,情況就是這樣?,F(xiàn)在,我該怎么辦?”
他可以平靜地選擇離開一段消耗他的關系,因為他允許了“這段關系已經(jīng)不適合我”這個事實。他可以果斷地切換職業(yè)賽道,因為他允許了“原來的路可能走不通”這個現(xiàn)實。
允許,讓你從情緒的泥潭里抽身出來,成為一個清醒的棋手,而不是一顆被情緒左右的棋子。
說到底,所謂最高級的吸引力法則,根本不是什么玄學。它是一種深刻的自我認知和內在修行。你不再把幸福的鑰匙交到別人手上,也不再把希望寄托于虛無縹緲的未來。
你只是專注地做好當下的事,過好眼前的生活,平靜地接受所有結果。
當你不去“要”的時候,整個世界,反而都會來給你。
如果您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關注】或者【贊】吧,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