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這邊還打擊了其他一些俄羅斯目標,諸如盧甘斯克被占領(lǐng)土上的幾個天然氣分配站、在克里米亞再次摧毀了俄軍兩架俺-26運輸機和1套MR-10M1“Mys M1”雷達系統(tǒng),而俄軍同樣也取得了戰(zhàn)果。
烏克蘭陸軍在“臉書”上宣布,當?shù)貢r間9月24日,俄軍再次打擊了烏軍的一個訓練單位,這次打擊跟以往有些不同,俄軍發(fā)射了兩枚“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盡管烏克蘭陸軍沒有透露細節(jié),但從有限的信息中推測,俄軍在這次打擊中很可能再次使用了“雙擊”戰(zhàn)術(shù),不是針對救援人員,而是針對烏克蘭軍隊。
俄軍很可能率先發(fā)射了1枚“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將訓練場上的烏軍“趕”進避難所,隨即發(fā)射第二枚導彈,后者的目標正是避難所,目前還不清楚傷亡情況,但烏克蘭陸軍承認:“由于對避難所的精準打擊,盡管采取了安全措施,仍然無法完全避免人員傷亡?!?/p>
不得不承認,俄軍的這次攻擊在戰(zhàn)術(shù)上很有創(chuàng)新性,在發(fā)現(xiàn)了烏軍這個訓練場后沒有立即發(fā)起攻擊,而是耐心進行了精心策劃,并找準時機獲得了最大打擊效果。
自開戰(zhàn)至今,已經(jīng)有多個烏軍訓練場遭烏軍攻擊,俄方拿出了無人機拍攝的視頻,烏軍也承認了這些攻擊?!耙了箍驳聽?M”彈道導彈憑借其速度和突防能力,成為俄軍這類攻擊的有力武器,相比之下,烏軍則缺乏昂貴的彈道導彈,用來執(zhí)行這類任務(wù)的主要是“海馬斯”火箭炮,但“海馬斯”火箭炮卻又有彈藥不足的問題。
打擊訓練場上集中的俄軍,要比在防御作戰(zhàn)中殺傷進攻俄軍更有效率,還能減少己方損失,從公開報道來看,烏軍這類行動的頻率很可能已經(jīng)被俄軍超越,得承認俄軍在使用小型偵察無人機方面確實有獨到之處,烏軍還是要學習俄軍的長處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