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經常有,今年特別多。近日,由中國文物報社、河南省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傳播中心、中華文明展示傳播聯(lián)盟聯(lián)合主辦,北京博耘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xié)辦的“第二屆文化遺產研學十佳案例和十佳線路宣傳展示活動”初選工作結束。根據《文化遺產研學十佳案例和十佳線路宣傳展示活動遴選辦法》,經專家審看材料、實名投票,從符合申報條件的180項研學案例、77項研學線路中分別遴選出75項研學案例、37項研學線路入圍終選。廣州博物館“廣東抗戰(zhàn)史跡研學”作為廣州唯一一個項目入選十佳線路終選名單,是該項目繼入圍第四屆文博社教案例宣傳展示活動百項終選名單后,再次獲得肯定。
廣州唯一一個入選項目意味著什么?是喜悅,是鼓勵,更是擔當與責任。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廣州博物館以扎實的史料研究和深入的抗戰(zhàn)遺址田野調查為基礎,設計研發(fā)了9條不同主題的研學線路,地點包含大灣區(qū)內廣州、東莞、江門、臺山、惠州等城市,受眾群體實現(xiàn)學生、工會、黨團組織全覆蓋。學員化身不同角色,以創(chuàng)新科技研學終端機賦能尋訪實踐,融入信息解密、定向尋蹤等多元互動,通過最通俗的方式,讓受眾以此全面了解廣東抗戰(zhàn)歷史,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該項目也陸續(xù)受到了各社會媒體的關注,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中國文物報》、博物館頭條、南方+等重要平臺。
探索的腳步總是不愿停下來的。為進一步擴大廣東抗戰(zhàn)史跡研學受眾覆蓋面,廣州博物館對研學內容和史實故事進行二次研究挖掘,陸續(xù)推出《循抗戰(zhàn)史跡 聽英雄故事》“大思政課”系列課程、《循抗戰(zhàn)史跡 聽英雄故事》——尋訪廣州抗戰(zhàn)史跡遺址系列視頻,以及正在策劃跨越粵港澳大灣區(qū)的“烽火南粵·家國同脈——粵港澳抗戰(zhàn)記憶”抗戰(zhàn)研學線路、“廣東抗戰(zhàn)史跡研學”教育成果展(暫名)。
只要認定了目標,就不會在乎路途坎坷;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漫長的前行。廣博人對文博事業(yè)的奮斗,一直都在路上。
公眾號 | 廣州博物館
視頻號 | 廣州博物館
小紅書 | 廣州博物館
微博 | 廣州博物館
撰稿 | 梁慕瑜
美編 | 謝佳璇
校對 | 鄧穎瑜
審校 | 劉穎穎
審核 | 朱曉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