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下榻”這個詞兒,這里有個歷史典故,東漢有個名叫陳蕃的官員,性情耿直,愛結(jié)交有節(jié)氣的人做朋友,他喜歡設(shè)專榻來招待這些友人,這個專榻平時掛在墻上,一旦有朋友來就取下讓他們休息,故而稱【下榻】,所以【下榻】的意思是在某處寄宿。那么這個“榻”,是怎樣的一種家具呢?
清 黃花梨龍紋席面榻
談及古代文人的生活,我們常聯(lián)想到一副畫面:一位文人斜倚在榻邊,一側(cè)或有好友,或有傭仆,悠然暢想詩意美文,不亦樂乎?那么為什么文人多半會選擇“榻”?而不是椅子呢?
北齊校書圖卷(局部圖)
北齊校書圖卷(局部圖)
這得說說我們漢人坐臥習(xí)性的變革,之前也說過椅子比較晚進(jìn)入漢人的生活。而在秦漢時期,人們喜歡坐在席子上,到了漢末,大概因為跪坐席子比較不舒服,于是大多改成坐床榻。當(dāng)然,如果在野外,又是窮人,條件不那么好,照樣坐席子;至于有錢人,則不管走到哪里,依舊坐床榻,因為人家有大群仆人,隨時帶著各種家具跟隨,所以你會在大量的古代人物畫中看到榻的身影(本篇文章中的古畫即是例證)??傊?,漢末至魏晉時期,從坐席改坐榻,算是生活方式的一大變革。
唐 閻立本《十八學(xué)士》
榻,是我國最早有名字的家具,我們會在漢代畫像中,看到許多賓主席地而坐飲宴、觀舞、奏樂的形象,但是那個時候已經(jīng)出現(xiàn)床榻了,唐代以后,高足家具已逐漸普及。
唐 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卷(局部圖)
五代 周文矩《重屏?xí)鍒D》
榻這一家具,一般和文人的關(guān)系比較大,因為他們喜歡交流切磋、優(yōu)哉游哉。榻的含義往往也是更加豐富,現(xiàn)如今所留下來的榻存在著人文價值和歷史價值,文人們的生活痕跡仿佛隱隱再現(xiàn)。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圖)
“文人”的清高、優(yōu)雅種種生活元素,在此種“閑雅”生活方式之中無疑榻就成為在這種理念關(guān)懷下必不可少的家具。
宋 女孝經(jīng)圖(局部圖)
宋 夏堂高臥圖
坐臥依憑無不便適,“展經(jīng)史、閱書畫、陳鼎彝、羅肴核、施枕簟,何施不可”,優(yōu)雅的居境,閑適的身心必然要有個榻,在生活中、在詩詞里、在畫面上。倚坐撫琴也好,睡臥聞香亦佳,新朋舊友至此,信手便是古物、雅玩,每件東西隨手拿來又娓娓道來,動靜之間皆因一床榻而顯出一種恰如其分之美。
宋趙大亨薇亭小憩圖
宋 調(diào)鸚圖團(tuán)扇
荷亭嬰戲圖團(tuán)扇
宋 蘇漢臣 靚妝仕女圖團(tuán)扇
在許多繪畫中常出現(xiàn)榻的形象,榻,既非正式坐具又非正式的床,可倚坐、可睡臥,功能多樣。無論書齋、客室或亭臺軒閣都有榻的身影。
宋 劉松年《十八學(xué)士圖·觀畫》
宋 劉貫道《夢蝶圖》
文人隱居,樹蔭環(huán)繞,室內(nèi)一幾一榻,幾上一瓶花、一香爐,榻上書畫數(shù)卷,榻旁則有書案。解衣坐于榻上,主人與僧客閑聊。優(yōu)雅的居境,閑適的身心必然要有個榻在其中。
譬如文彭畫倪云林小像,其擺設(shè)也是非常類似,于是我們也看到了榻與幾的組合搭配。正與又如文震亨《長物志》所述位置之法相合:“云林清秘高梧古室中僅一幾一榻,令人想見其風(fēng)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韻士所居入門,便有一種高雅絕俗之趣。”
元人諸葛亮像軸
臨窗小憩或閉目冥想最終于安寢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如若回到文章開頭我們所提到的“文人”的那股雅氣與意境,似乎最合適的就是榻了。沈周文集中《移榻西軒》:“舊榻處幽暗,耽睡故有因。移之至西軒,軒制煥以新”。
清 禹之鼎 王原祁藝菊圖
臥榻之上,豈容他人安睡?
此刻的我們雖然無法走入謝肇浙、高濂、陳繼儒、文震亨或者有竹居主人的書房,卻能通過一張榻去體會彼岸的文人們坐看朝霞暮靄、星月竹影的情懷。
說明|本文為詩意生活美學(xué)編撰,僅限交流學(xué)習(xí),不做商用,感謝原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