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去哪兒?好吃好玩就在城隍廟!10月1日,“老城隍 新煙火——美食集”將在黃浦區(qū)福佑路 225 號天倫弄火熱開市,現(xiàn)場不僅集結(jié)眾多非遺美食,同時聯(lián)手悅來芳、梅龍鎮(zhèn)等老字號,打造“鮮肉月餅節(jié)”,更復(fù)刻了老底子上海刨冰、小黃魚粢飯糕、麥乳精咖啡等難忘美食,一起追尋“那些年阿拉小辰光的味道”。
已有600多年歷史的老城隍廟是“中國四大小吃街”之一,是融合歷史、商業(yè)與市井煙火氣的老城廂美食文化代表。本次市集共集結(jié)美食攤位近40家,設(shè)置了上海本土非遺美食區(qū)、中華非遺美食區(qū)、“必吃榜+好吃榜”快閃店等,并特別推出了“忘不了”主題美食,復(fù)刻了四樣老城隍廟舌尖上的“最小吃”,分別為飯格子桂花拉糕、小黃魚粢飯糕、提籃鴿蛋圓子以及老底子上海刨冰。更重磅推出“老城隍廟麥乳精特調(diào)咖啡系列”,一起追尋童年記憶中的味道。
1842年,上海開埠后,城隍廟小吃呈現(xiàn)“十六幫別鬧申城”之盛景。1978年,西哈努克親王訪滬,城隍廟閉園三天,從各攤檔處精挑細(xì)選十四道點心,令西哈努克親王贊不絕口。后十四道點心又成為伊麗莎白女王、克林頓的“元首套餐”,其中就有來自當(dāng)初桂花廳的提籃鴿蛋圓子、飯格子桂花拉糕等。
而上海人啖食刨冰消暑也是由來已久,上世紀(jì)二十年代,它已是街頭摩登生活的鮮明注腳。對上海小囡而言,吃刨冰是一場充滿童趣的莊重儀式,更經(jīng)典的玩法是用小勺“篤篤篤”戳擊冰蓋,看碎冰如雪崩般簌簌墜入紅豆湯中。這杯穿越時光隧道的刨冰,封存著老上海獨有的溫度。
“麥乳精”三個字,對90后、00后來說可能只是個陌生詞匯,但在70后、80后的記憶里,它可是“硬通貨級甜品”!偷挖一勺干嚼的刺激、生病時才能喝到的珍貴、鐵罐子擦得锃亮的儀式感……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純牛奶極為稀缺,麥乳精作為含乳營養(yǎng)固體飲料面世。
上海人用咖啡粉+麥乳精沖調(diào),這就是傳說中的“調(diào)一調(diào)”。麥乳精既是方糖又是奶,展現(xiàn)的是上海人生活的精致、精明和精細(xì)。本次市集特別推出的“麥乳精特調(diào)咖啡系列”,麥乳精的“靈魂奶香”直沖鼻腔,仿佛帶你穿越到老上海弄堂里的灶披間。
國慶節(jié)假期正逢中秋佳節(jié),應(yīng)景又美味的月餅必不可少。上海人尤其偏愛鮮肉月餅,酥脆粉韌的外皮,飽含汁水的肉餡,可謂一絕。鮮肉月餅最好趁熱吃,出爐即食,一口下去,皮酥肉嫩、齒口噴香。
此次市集特別推出“鮮肉月餅節(jié)”,集結(jié)悅來芳、梅龍鎮(zhèn)以及老城隍廟月餅等諸多老字號,現(xiàn)場烤制各自的特色鮮肉月餅,裊裊誘人的月餅香中,是那濃濃的老上海味道。
百年城隍廟,也是上海美食發(fā)展的活化石。市集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復(fù)合的消費體驗,現(xiàn)場不僅能品嘗上海非遺味道,還能參與美食制作、互動、傳播和體驗。
在市集上,你可以尋找到兒時記憶中的味道,重逢久違的煙火氣息,體驗手工制作的味道,了解每一道佳肴的故事,成為上海味道的傳播者。
同時,市集將設(shè)“煙火直播間”,通過年輕KOL探秘老城隍美食背后的技藝傳承和傳奇故事,非遺美食傳承人、海派文化名家講述記憶中中華非遺和老城隍美食的奇聞軼事,讓更多人聞香而來、尋味而來,一起感受兩張半臺子開本幫之源、封城三天探十四道元首名點等專屬于黃浦老城隍廟的舌尖體驗。
國慶假日,老城隍新煙火等儂來!
原標(biāo)題:《爺青回、記憶殺、鮮肉月餅節(jié)……老城隍·新煙火,十一開市:阿拉的“忘不了”》
欄目編輯:陳浩 文字編輯:姚儲杰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李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