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這次是真敢說!未來房價到底是漲是跌?看完今年新聞頻道《面對面》那期訪談,心里基本就有譜了。
這期節(jié)目的嘉賓分量極重 —— 朱民,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現(xiàn)在是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在這么權威的平臺上,這位專家到底說了些什么,能讓大家都在討論?
先說說節(jié)目的背景,主題叫 “方向與信心”。央視就是想請朱民給老百姓吃顆定心丸:雖然現(xiàn)在經濟大環(huán)境不算好,但中國經濟韌性強,大家要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
訪談一開始,朱民聊了外貿、國家保民生促消費的情況,都是積極的內容??梢晦D到房地產話題,他的語氣明顯變了,連氛圍都跟著沉了下來。
有意思的是,在朱民開口談房地產前,央視先放了段旁白,大意是根據(jù)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近幾個月樓市成交量在回升,房價也在逐步企穩(wěn)。
結果旁白剛結束,朱民就潑了盆 “冷水” :企穩(wěn)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房地產的需求會減少,房地產的估值會下降。我們現(xiàn)在的心態(tài)就是面對現(xiàn)實,得接受這個。
主持人顯然也沒想到他會這么直接,馬上打斷追問:“會不會影響到信心?”
朱民的回答更犀利:“如果你認識到這件事,就不會影響到你的信心。如果你買房子還想像 90 年代一樣漲 100 倍,永遠沒有信心,你一輩子沒有信心,你的孫子都沒有信心?!?/p>
這話很重,但核心觀點已經很明確了:別再指望房價像過去那樣瘋狂上漲,接受現(xiàn)實才是理性的選擇。
其實朱民的觀點屬于 “成本派”,他認為房子和民生直接掛鉤,如果房價一直漲,會擠壓老百姓在其他方面的消費,長遠來看對經濟和民生都不是好事。
網(wǎng)上還有另一類 “資產派” 專家,他們覺得房子是重要資產,房地產是支柱產業(yè),所以必須救房價,救房價就是救中國經濟。
這兩派說的都有道理,但結論完全相反。咱們先接著看朱民怎么說。主持人追問 “房子還有可能再漲起來嗎?”,他斬釘截鐵地回答:“很難?!?/p>
理由很實在: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咱們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 42 平米,趕上了歐洲水平,但人均 GDP 還不到歐洲的一半,這樣的經濟基礎撐不起更高的房價。
接著他還聊到了房地產結構的問題,比如 “結婚必須買房” 給年輕人帶來的巨大壓力,所以現(xiàn)在政策在大力發(fā)展租房市場。
他提到,很多歐洲國家的年輕人普遍租房,甚至一輩子租房,這是很正常的事。
最后他點出了個關鍵問題:過去很多人是 “被迫買房”,因為房價太高,得掏空六個錢包才能湊夠首付。
租房不一樣,能根據(jù)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有錢租貴點的,沒錢租便宜點的,“當你是個人選擇的時候,你應該有信心”。
這話剛好又扣回了節(jié)目的 “信心” 主題,也算是巧妙地圓了回來。
除了房地產,朱民后來還聊了股市、人工智能和中國制造,尤其是說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時,他甚至激動得哽咽了。
他提到,中國制造業(yè)占全球制造業(yè)的 30.3%,這個數(shù)字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四國的總和。他說 “為中國工程師驕傲,為中國制造驕傲”,還強調 “這才是中國經濟的方向”。
稍微敏感的人就能聽出話外之音,這話其實已經暗示了國家未來的資源傾斜方向。
朱民支持的 “成本派” 的核心邏輯是,房價漲不漲最終由市場決定,目前中國經濟現(xiàn)狀疊加人口老齡化,撐不起當下的房價;只有等其他產業(yè)發(fā)展起來,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房價才有可能真正企穩(wěn)。
“資產派” 則認為,房價漲跌由政策決定,只要貨幣和財政政策發(fā)力,就能穩(wěn)住房價,進而穩(wěn)住老百姓的資產和中國經濟。
其實房子既是資產也是民生成本,兩個角度都沒錯,關鍵看國家怎么選。如果選 “成本派”,意味著要讓房地產價值回歸,徹底告別土地財政依賴,把資源投向新興產業(yè);如果選 “資產派”,就是暫時妥協(xié),用政策托住房價換短期平穩(wěn)。
從最近的信號來看,國家的選擇更偏向朱民的 “成本派”。
比如前段時間美元降息,不少房產博主喊著 “人民幣要降準降息,房地產要反攻了”,結果人民幣按兵不動。
再比如朱民能在央視這么權威的平臺上毫無保留地說 “房價很難漲”,這本身就不是偶然。國家更愿意把資源砸向科技、制造業(yè)這些有未來價值的領域,而不是再靠房地產拉動經濟。
當然,這不是說房地產完全不管了。政策肯定會救,但救的是 “房價崩盤可能引發(fā)的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這是底線,必須不惜代價守住。
可如果只是房價正常下跌,屬于市場供需調整,為什么要救?畢竟現(xiàn)在的情況很清楚:房子供大于求、房價偏高、新增人口少、老百姓收入增長放緩,未來總人口還會減少,這些都決定了房價很難再漲。
除非美元持續(xù)降息,縮小和人民幣的利率差、解決地方債務、讓高新技術產業(yè)起飛、完成服務業(yè)結構性升級這四個條件都滿足,房價才有可能上漲。
有人說這是廢話,要是這些條件都滿足,中國經濟早起飛了,房價漲不是必然嗎?可事實就是如此,房價上漲的基礎本來就是經濟真正向好,而不是靠政策短期托舉。
現(xiàn)在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過去,總覺得 “政策會救房價”。但時代已經變了,靠房地產拉動經濟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朱民說得對,當大家接受 “房價短期很難漲” 的現(xiàn)實,看清中國經濟要往科技、制造業(yè)發(fā)力的大方向,才算真正重拾信心。
總盼著回到房價無限上漲的泡沫年代并無意義。未來的信心,應該來自于收入的穩(wěn)步增長、產業(yè)的持續(xù)升級,而不是一套房子的估值波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