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如水的月光灑在了河源連平縣吳氏宗祠的青磚黛瓦上,也照進了吳某甲兄弟二人的心里。
“我對不起大哥……”“感謝弟弟照顧父親多年,誤會已解,手足情深?!眳悄臣状蜷_宗族微信群,指尖輕輕劃過這兩條道歉和解信息。短短數(shù)語,在月圓人團圓的前夕,為一段冰封的親情找回溫度。
故事還要從群里的那場爭吵說起。
今年5月,哥哥吳某甲在宗族群里吊唁已逝的父親,不料弟弟吳某乙卻開啟了長篇指責,“父親含辛,養(yǎng)你成人;晚年需護,你卻隱身。責任在肩,你偏推脫……”此言一出,群內(nèi)嘩然。哥哥看到后被深深刺痛,一紙侵犯名譽權訴狀將弟弟告上連平法院。
“你憑什么說我沒贍養(yǎng)父親?我在外打拼這些年,家里哪筆大項開支不是我出的?”法庭上,哥哥情緒激動地反駁,弟弟則繼續(xù)指責辱罵,兄弟倆爭執(zhí)不休。
冰冷的判決或許能厘清是非,但卻可能讓兄弟間的裂痕更深。承辦法官鐘巧萍深知,調解才是彌合創(chuàng)傷的最好途徑。
隨后,鐘巧萍將兩人帶到不同庭審室,分別與之談心:“言語如刀,刀刀見骨,而受傷的往往是最親的人??稍脒^,已逝世的父母如若知道兄弟鬩墻,會是何等痛心?先讓情緒冷靜下來,也給親情留一個回旋的余地?!狈ü僖环捜缜迦胄模瑵u漸熄滅了雙方怒火。
待兄弟倆的情緒平復下來后,鐘巧萍并未急于審理案情,而是先談起了刻在宗祠墻上的家訓?!耙缓駛惱?;二尊王法;三救急難;四和鄉(xiāng)里;五勤本業(yè)……”朗朗的誦讀聲在室內(nèi)回蕩,鐘巧萍繼而語重心長地說道:“家訓首重‘厚倫理’,便是要我們珍視骨肉親情;‘和鄉(xiāng)里’不僅是對鄰里,更是對家人和睦的期盼。你們兄弟今日對簿公堂,可還記得這傳承了數(shù)百年的祖訓?”
一番話漸漸打開兄弟二人的記憶閘門。弟弟率先坦言:“我此前照顧父親,從未見到他給過贍養(yǎng)費,以為他沒有管過老人?!备绺鐒t眼眶微紅,聲音沙啞說道:“我雖然很少陪父親,但父親的醫(yī)藥費、每月的贍養(yǎng)費幾乎未斷過,只是都是直接給了父親。”
原來多年心結源于一場“沉默的誤會”。弟弟不知道哥哥的默默付出,哥哥也從未訴說過自己的牽掛與擔當。當真相如月光穿透云霧,照進心底,兄弟二人怒氣逐漸消散,愧疚與理解悄然而生。
“你看看這個……”哥哥打開手機相冊,翻出父親生前的手寫日記,一筆一劃都記錄著兄弟二人對父親的孝心:“3月4日,小兒子陪我去看病,忙前忙后一整天”“3月5日,大兒子匯來醫(yī)藥費一千元”“春節(jié),大兒子買的新衣服很合身”“重陽節(jié),小兒子帶我去旅游登高,很開心”……
哥哥哽咽道:“父親臨終前把它交給了我……你常到家里來,我們一起再看看。”這一刻,淚水終于決堤,兄弟二人的悔意與和解意愿也到達了頂點。
鐘巧萍趁熱打鐵,詢問敲定道歉與澄清的細節(jié)。最終,弟弟在宗族群發(fā)出道歉信,哥哥隨即回應,兄弟二人最終握手言和。
縱曾有惡語如霜,也抵不過血脈深處的溫暖——那是家訓的傳承,是歲月的牽掛,更是中秋月下不應缺席的團圓。
善用“善信調解法”,總結“降溫”熄火、“對癥”疏淤、“趁熱”固誼的三重良方,巧用家訓文化作針、善信作線,細細縫補血脈中的裂痕,今年以來,連平法院共審結家事糾紛299件,運用家訓以及善信調解法成功化解矛盾189件,調撤成功率達63.21%,讓更多家庭在月光下重聚,在團圓中前行。
來源:河源連平法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余淑嫻
采寫:鄭倩茹 周晨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