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季后半段,氣溫慢慢變涼,魚情開始轉(zhuǎn)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釣魚旺季。秋季后半段適合釣大魚,因為大魚入冬之后就會停口,此時正是大量進食準備過冬的時候。魚好釣有兩個基本要點,進食時間要長,這樣上魚時間才比較長。長時間在淺水,淺水溫度要適應(yīng),否則魚不能長時間到淺水,同樣魚不在淺水很難夠得到魚。秋季中后段剛好全都滿足這兩個特點,所以此時不釣大魚就要等明年了。
一、逆風
選擇釣位要么是釣?zāi)骘L,要么是釣避風,一般不釣順風和側(cè)風。順風一般是風力比較大時的選擇,因為逆風的方位垂釣起來難度比較大。一般也不釣側(cè)風,尤其時風大的時候側(cè)風幾乎握不住魚竿,甚至釣友站起來釣具都可能垂入水中。但是有個特殊的地方,比如說釣河頭,側(cè)風釣河頭本質(zhì)上其實就是釣?zāi)骘L方位。至少在霜降之前,氣溫都不會太低,那最好是選擇逆風的方位,不是因為逆風方位溶氧高,因為水溫變涼之后水中就不缺氧了,而是因為逆風的一側(cè)渾水,這樣的淺水區(qū)域大魚也感覺比較安全。
釣?zāi)骘L還有一個表面上看不到的原因,水流被風吹到岸邊之后會往下走,地層水會往風來的方向走,這樣形成了循環(huán),所以魚進入逆風一側(cè)是逆流而上,魚幾乎就沒有喜歡順流的,都喜歡逆流。除非風力非常大,那就找個避風的位置,比如身后有樹林、建筑物、山坡之類的地方。風力大,整個水面都不會缺氧,而避風的位置更加平靜,這樣的地方才更適合大魚覓食。到了秋末階段時大風天就逐漸變多了,所以那時候幾乎都是找個避風的位置釣魚。大風會造成淺水區(qū)域浪大,這也會造成魚不敢到淺水活動,所以說秋季雖然是釣魚的旺季,但是有個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大風。
二、地形
選擇釣位牢記兩個基本要點,第一是不能圖方便,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第二是凡是好釣位,地形肯定異于周圍,只有環(huán)境跟周圍環(huán)境有差別時,才更可能有魚在這里活動。地形的選擇無非魚道和魚窩兩大類,到了秋季中后段時魚的覓食量增加,覓食得范圍也會增大,所以最好是找各種魚道地形。鏵尖、灣子兩側(cè)、寬 變 窄、大小水面相連處等等,這都是魚類大范圍覓食可能經(jīng)過的地方。要是晴天出門,中午前后依然稍稍有點熱,魚會暫時???,此時的魚要么躲在深淺水區(qū)域,例如水下坡坎、溝坑,要么躲在陰涼的地方,例如樹蔭下、橋下等等。也就是說釣魚道地形的機會、時段變多,釣魚窩地形逐漸變少。但是不包括釣鯽魚,鯽魚的魚道就是水草之間的縫隙,所以不但是魚道而且是魚窩。
三、釣淺
為何可以釣淺水?或者說為何淺水也能釣到大魚?其實原因還是兩點,一是淺水升溫之后也涼爽,大魚不用只有在涼爽的早晚進入淺水,全天都可以進入淺水覓食。二是大魚必須進入淺水,原因無非是食物主要分布在淺水區(qū)域。秋釣邊的理想階段,指的就是秋季的中后段。不過要注意,早秋高溫未必不能釣淺,這是釣淺的時機比較少而已,晚上可以釣淺一些,漲水也可以釣淺一些。從水溫的角度來看,寒露、霜降節(jié)氣更適合釣淺水,因為中午前后淺水溫度都不可能高。剛過了秋分,釣淺水主要是晚上、早上、黃昏、雨中、漲水后、風小、陰天等,晴天中午前后還是不合適釣淺水,應(yīng)該說釣淺水的時機已經(jīng)變多,但是深秋是全天都可以釣淺水。
方位不對的話地形看似完美也未必有魚,地形對了深淺不對也未必釣得到魚。秋季的魚活性充足,活動范圍大,所以位置更是變化無常。敬請關(guān)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