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年鹵一鍋香噴噴的肥腸,配上蒜泥醋汁兒,那叫一個解饞??赡阋堰@盤菜端到法國人或者德國人家飯桌上,人家可能直接站起來問你:這是什么垃圾食品?
歐美人真不太吃動物內臟,別說什么豬大腸、羊腰子,就連雞胗鴨血這種咱們眼里的美味,在那邊基本就是喂貓的命。明明都是肉,憑啥心臟、肝臟、胃啊腸啊就上不了臺面?難道他們不懂“以形補形”?
今天就聊聊,為啥歐美老百姓對內臟“敬而遠之”?
這事得從幾百年前說起,歐洲中世紀的時候,其實普通人也吃內臟。那時候窮啊,一頭牛宰了哪能浪費?心肝脾肺腎全得利用上。像英國就有傳統(tǒng)的“哈吉斯”,其實就是羊肚包著羊肝羊肺等內臟做的,蘇格蘭人還當國菜呢。
法國也有鵝肝、小牛胸腺這類高級內臟料理。所以說并不是歐美人天生排斥內臟。但關鍵轉折點出現(xiàn)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隨著工業(yè)革命推進,城市化加快,食品生產(chǎn)方式徹底變了樣。
大規(guī)模屠宰場興起,講究效率和標準化,內臟處理麻煩、保質期短、容易污染,逐漸被邊緣化。再加上當時公共衛(wèi)生意識抬頭,像豬肝、大腸這種容易藏寄生蟲或細菌的部位,成了重點防范對象。
美國農業(yè)部早在20世紀初就開始對肉類加工制定嚴格標準,內臟因為風險高,監(jiān)管成本大,慢慢就不在主流供應體系里了。
超市里清一色賣的是分割好的里脊、雞胸、牛排,干凈、統(tǒng)一、好包裝,消費者也習慣了這種“看得見的安全”。久而久之內臟就被打上了“不衛(wèi)生”“低端”的標簽,普通家庭自然也就不再碰了。
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飲食文化的價值排序,在歐美主流觀念里,食物不僅是填飽肚子的東西,還跟身份、品位掛鉤。
吃什么,某種程度上代表你是誰。像牛排、龍蝦、三文魚,屬于“體面”的象征,餐廳菜單往那一擺,顯得有檔次。
而內臟呢?歷史上多是窮人吃的“邊角料”,屠夫自己留著,或者賣給最底層的勞工。比如19世紀倫敦的貧民區(qū),確實有人吃牛腦、豬腸,但這恰恰說明他們買不起好肉。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擺脫貧困后第一件事就是遠離這些“窮人的食物”。心理學上這叫“向上飲食遷移”,越有錢,越要吃曾經(jīng)吃不起的東西,同時拋棄過去賴以生存的廉價食材。
所以哪怕后來生活好了,也沒人愿意回頭撿起內臟吃。
相反,中國飲食傳統(tǒng)講究“物盡其用”,《本草綱目》里還寫豬脬能治尿頻,雞內金助消化,老百姓信這個,覺得吃啥補啥,內臟反而是寶貝。
東北殺年豬,全家圍一圈搶豬沙肝兒烤著吃;廣東煲湯必放豬骨髓、雞腎;川渝火鍋毛肚黃喉脆爽彈牙,那是餐桌上的主角。文化不同,價值判斷自然不一樣。
其實內臟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豬肝富含維生素A和鐵,比菠菜強多了;心臟含有輔酶Q10和優(yōu)質蛋白;腎臟鉀和B族維生素豐富。按理說應該大力推廣才對。
可問題是西方營養(yǎng)學界對內臟的態(tài)度一直很謹慎。
美國膳食指南雖然沒禁止吃肝,但明確提醒孕婦不要多吃,因為維生素A過量可能影響胎兒發(fā)育。另外,現(xiàn)代人普遍熱量過剩,而肝臟膽固醇含量偏高,醫(yī)生常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控制攝入。
這樣一來,官方聲音本身就帶著保留態(tài)度,公眾更不敢輕易嘗試。
相比之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到適量食用動物肝臟,尤其推薦給缺鐵性貧血人群,但同樣強調“每月一到兩次,每次25克左右”??梢妰蛇叾疾皇峭耆穸?,只是應用方式不同。
但在普通歐美民眾眼里,只要聽到“膽固醇高”“維A有毒”這類詞,立馬就打了退堂鼓,寧可選擇雞胸肉水煮一下完事。
一旦某種食材退出主流消費鏈,就很難再回來,現(xiàn)在歐美超市里幾乎看不到新鮮豬腦、羊肚這類東西,不是沒人想賣,而是供應鏈斷了。
養(yǎng)牛場、屠宰廠、冷鏈運輸全都圍繞標準化肉塊設計,單獨處理內臟需要額外設備和人力,成本太高。
餐館菜單也不愿冒險上一道沒人點的菜。消費者沒見過、沒吃過,自然也不會想吃,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反觀中國,農貿市場常年供應各種生鮮內臟,攤主還會教你咋去腥咋焯水,家家戶戶都有祖?zhèn)髯龇ā?/p>
這種活態(tài)傳承讓內臟始終保留在日常飲食中,近幾年倒是有些高端西餐廳開始玩“ nose-to-tail ”(從頭吃到尾)概念,提倡全動物利用,減少浪費,比如倫敦有家米其林餐廳用牛骨髓做醬汁,紐約有廚師拿豬耳做沙拉。
但這更多是精英圈層的小眾潮流,離大眾餐桌還差得遠。老外不吃內臟,真不是因為他們“傻”或者“不懂吃”,每一種飲食習慣背后,都有一段沉甸甸的社會發(fā)展史。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聯(lián)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