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先做人,立業(yè)先立德。
《次第花開》中說: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幸福的,悲慘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種種經(jīng)歷,無一不在啟發(fā)我們覺悟?!?/strong>
生活讓我們看盡人情冷暖,讓我們歷經(jīng)腥風血雨,讓我們從青絲變?yōu)榘装l(fā)。
日復一日的磨煉,也愈發(fā)讓我們懂得:
人這一輩子,認知是標配,格局是高配,人品是頂配。
01
認知是標配
《莊子·秋水》篇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秋雨時節(jié),河神見百川匯于黃河,氣勢磅礴,自以為擁有了天下最美好的景致。
但當它看到一望無際的北海,才發(fā)覺,原來浩瀚的黃河,竟如此微不足道,只能望洋興嘆。
河神如此,人亦如此,看到天地的廣闊無垠,才會變得謙卑。
人這一生,就是不斷地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走出自己的方寸之地,是我們必經(jīng)的旅途。
王陽明曾說:“你未見此花,此花與你一同沉寂;你來見此花,此花與汝同開?!?/strong>
所有的見識和閱歷,都是為了能撐大我們的格局,改變我們的際遇。
劉伯溫在《郁離子》中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楚國有一個馴猴子的人,每天都派猴子去山里摘果子,交不出果子,他就用鞭抽打猴子。
時間久了,猴子們害怕挨打,都乖乖就范,努力地摘果子,甚至覺得這樣的生活理所應當。
直到有一只新馴養(yǎng)的小猴子問道:“這山上的果子是他種的嗎?”
大伙答到:“不是。”
小猴子又問道:“沒有人安排,我們就不能摘嗎?”
大伙紛紛搖頭。
小猴子笑道:“那我們?yōu)槭裁匆犓哪???/p>
說罷,小猴子帶著大家一起沖破了欄桿,過上了自由的生活。
困在自己的認知里,就注定只能看到眼前的茍且。
真正限制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物質(zhì)的困乏,而是無知帶來的困頓。
作家霧滿攔江說,人的認知就像一個漏斗,越往下,所見越少,機會越少,越是感受到不公;越往上,所見越多,機會越多,越是感覺世界美麗,風光無限。
人生的曼妙風景,來自通明豁達的認知,來自不懈向上的求索之心。
只有從認知的漏斗爬出來,才能迎著命運,看遍大千世界,讓眾生見我,我見眾生。
02
格局是高配
一位哲人曾講過這樣一個道理:
“我站在一樓,聽到有人罵我,我會很生氣;
我站在十樓,有人罵我,我聽不清,以為他在和我打招呼;
我站在一百樓,有人罵我,我不僅聽不到,還看到了遠處風光旖旎?!?/p>
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格局太小,遇到的都是雞毛蒜皮。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銀行家蒙冤入獄,獄中都是含冤受苦之人,每天都忍受著獄警的折磨和打壓。
但銀行家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崩潰沉淪,常常若有所思。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fā)現(xiàn)獄警經(jīng)常通過犯人們攫取巨額的錢財。
于是,他趁著修繕屋頂時,偷偷向獄長自薦,為他避稅。
此后,他幫著獄警們打理錢財,不僅調(diào)到了監(jiān)獄圖書館工作,還單獨有了一間牢房。
為了提升獄友們的眼界,幫助他們尋找生存的意義,他還引導大家識字讀書。
在他看來,身體可以被禁錮,但靈魂永遠自由豐盈。
困頓不堪的日子里,銀行家和獄友們一次次上訴,終于逃出了監(jiān)獄。
所謂強者自救,圣者渡人,這便是格局。
因為見識過人,所以撐大了眼界,因為站在了高處,所以有了不懼苦難的堅韌。
豐子愷有言:“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小了?!?/strong>
當一個人格局大了,眼前的磨難便不再是磨難,更不會糾纏于生活的雞零狗碎。
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以處變不驚的姿態(tài),持續(xù)精進,才能讓磨難變?yōu)榍靶兄返膲|腳石。
放遠我們的眼光,格局之上,步步皆景,轉變我們看問題的角度,逆境終會迎來曙光。
03
人品是頂配
《易經(jīng)》有云:“君子以厚德載物?!?/p>
行走人世間,深厚的德行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端正的人品是一個人立世的口碑。
清朝有個秀才,年少時居住在京城,常常去逛書店。
一日,他去書店買書,恰巧看到有人掉了一枚銅板在地上,于是偷偷用腳踩住,等掉錢的人一走開,他就彎腰拾了起來。
這一幕,正好讓路過的一位老翁看到,老翁便假裝和他交談,問出了少年的名字。
多年過后,秀才參加科考,被派到了江蘇常熟縣當差,赴任時,卻遭到了嚴詞拒絕。
原來,當年的老翁就是江蘇巡撫湯潛庵。
湯潛庵說:“當秀才時,貪圖一文錢;當官后,就會搜刮錢財,這是災禍。”
撿錢時,雖然沒有人看到,但人品卻一覽無余。
古訓有言:“做事先做人,立業(yè)先立德?!?/strong>
好的人品,如大樹扎根,越深厚,越穩(wěn)固,根基若不穩(wěn),必然會凋零衰敗。
做人,要有品,坦坦蕩蕩,干干凈凈;要有德,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人活于世,厚德方能載物,以誠待人,世人皆會真心相待,心懷善良,自會得人信任,受人尊敬。
風雨人生,讓人品做自己的最大的靠山,修好品德,立于不敗之地!
有句話說的好:“人生是一場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執(zhí)念和未知?!?/strong>
慢慢修行路,多少閱歷和見識豐富了我們的人生,從未知到熟知,從懵懂都深有體悟。
不斷跋涉,不斷見過天地和眾生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之境如霧里看花。
站得高了,看得遠了,苦和樂都如過眼云煙,一晃而過。
但時光從不停留,行走世間,還需慢慢悟,慢慢修。
人生下半場,見高山見流水,把目光放到遠處,靜修心,常修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