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飛行員跳傘后就不能射殺?日本試過了,壓根承擔不起后果。
當年在太平洋戰(zhàn)場之時,美國的飛行員跳傘之后被日軍所攻擊,他們直接遭到了槍殺,并沒有獲得俘虜?shù)拇觥?/p>
這樣的暴行美國震怒,因為當時根據(jù)國際法條約飛行員是受到保護的,只能俘虜不能槍殺,可日本竟然公然違背規(guī)則。
美國為此直接對日本展開了大范圍轟炸,盡管原子彈投放涉及到了復雜的戰(zhàn)略考量,但日軍對跳傘飛行員的殘暴行為可以說增加了美軍的敵意。
日本踐踏國際法則遭受到了美國的報復,這可以說是所有人的前車之鑒,自那之后,國際法不斷完善,飛行員在降落過程中,除非主動攻擊,否則禁止攻擊。
畢竟跳傘之后的飛行員已經(jīng)失去了作戰(zhàn)能力,這時如果繼續(xù)攻擊完全是在草菅人命,完全違背了人道主義的底線。
所以直到現(xiàn)在,飛行員跳傘后不得射殺的原則依然適用,主權國家都選擇遵守這一規(guī)則,因為一旦打破底線,報復與反報復的惡性循環(huán)只會讓戰(zhàn)爭更殘酷。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