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聚會聊天,才發(fā)現(xiàn)大伙兒都開始把存在銀行的錢轉(zhuǎn)出來了,還你一言我一語吐槽:“錢放銀行里利息越來越低,眼看著物價漲得比利息快,這錢不就是越存越不值錢嘛!” 后來查了央行剛公布的數(shù)據(jù),2025 年前 5 個月咱們居民存款比去年少了 2.46 萬億元,算下來每天都有 160 億存款 “不見” 了,真讓人納悶 —— 大家的錢到底去哪了,怎么突然都不想在銀行存錢了?
最先讓大家挪錢的原因,就是銀行利率實在太低了,現(xiàn)在 3 年期的利率都跌到 1.8% 了,要是存 100 萬進去,三年下來也就賺 5.4 萬,平均到每個月才 1500 塊。乍一看 1500 塊好像夠一個月吃喝,但前提是你一點額外消費都沒有,不能生病也不能有任何意外,根本不現(xiàn)實。所以大家都嫌存款不劃算,開始把錢轉(zhuǎn)去買理財、投股票。就說今年 4 月吧,銀行理財產(chǎn)品一下子多了 2.1 萬億,總規(guī)模突破 31.3 萬億,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而且理財年化能拿到 2.4 到 2.8 個點,比存款利息高不少,期限還靈活,1 個月、3 個月、半年的都有,我自己也把暫時用不上的錢拆成幾份,買了短期的穩(wěn)健型理財,雖然有風險,但波動小,心里也踏實點。
不過比起理財?shù)姆€(wěn)健,還有些人更想賭一把高收益,把錢投進了股市。2025 年前 5 個月,新增股民就有 873 萬,8200 億資金涌進股市,差不多占了流失存款的三分之一,有人確實賺得盆滿缽滿,但也有人虧得底朝天。我家一個親戚去年 10 月進了股市,半年賺了 1 萬多,可我朋友卻虧了 5 萬,還借了網(wǎng)貸,現(xiàn)在天天拆東墻補西墻。可就算風險這么大,還是有不少中產(chǎn)愿意 “搏一把”,畢竟存款利息連通脹都跑不贏。只是投之前真該問問自己,這么大的風險,你真的能扛得住嗎?股市最懂人的貪心,很多人都是看見身邊人賺了就眼紅,覺得別人能行自己也能行,最后往往事與愿違。
除了理財和股市,今年還有很多人開始大量買黃金,老話說的 “亂世買黃金”,在 2025 年還真應(yīng)驗了。央行數(shù)據(jù)顯示,前 4 個月光央行就增持了超 10 噸黃金。以前總覺得買黃金是老年人的事,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黃金其實是 “保命錢”—— 之前我和朋友逛街,每次路過黃金柜臺她都拉著我走,說 “黃金多俗氣啊,哪有年輕人買這個”,結(jié)果今年她不光自己買了 5 萬塊的金條,還勸我也買點。其實不少年輕人經(jīng)歷過房子爛尾、賣不上價,又趕上股市暴跌,覺得黃金至少能摸得著、看得見,心里踏實,慢慢也走上了囤黃金的路。
說到底,看著存款 “蒸發(fā)”,表面是錢在流動,背后其實是老百姓的財富焦慮 —— 存款利率跑不贏通脹,投資又怕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普通人總陷入兩難:死守存款怕錢被 “吞” 掉,盲目投資又怕血本無歸。面對這樣的困境,咱們到底該怎么辦呢?首先別把所有雞蛋放一個籃子里,存款、理財、黃金得根據(jù)自己能承受的風險合理分配;然后要警惕高收益的陷阱,年化超過 5% 的理財就得多留個心眼,投股市也得先設(shè)好止損的底線,別把全部資產(chǎn)都投進去;最后消費要量力而行,及時行樂沒問題,但別透支消費,買不起的東西別硬扛,也別為了面子跟人攀比。對咱們普通人來說,錢不只是一串數(shù)字,更是生活的底線和希望,愿大家都能把錢管好用好,日子越過越寬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