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輩的晚年生活里,許多精神健康問題常披著“身體不適”“老糊涂”的外衣。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老年科岳玲主任醫(yī)師,用四則門診故事揭開這些“偽裝”。長輩的晚年,不僅需要物質(zhì)上的照料,更需要一份能“看見他們情緒”的心理守護。
②別只顧著顫抖的手,請聽聽沉默的心
周三的專家門診,62歲的張阿姨走進診室時,滿臉愁云。退休后的她,原本是個樂觀開朗的人,喜歡跳民族舞,也愛唱歌。可近兩年來,她像是換了個人——不愿出門,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害怕獨處,總需要有人陪在身邊。子女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坐在我面前的她,顯得格外不安。雙手不時抱住頭,又或是捂住胸口大口喘氣,嘴里反復(fù)說著:“醫(yī)生,我真的好難受。”她被焦慮和抑郁困擾了兩年,總是莫名地擔(dān)心未來,快樂仿佛從生活中抽離,伴隨的還有失眠與說不清的軀體不適。兩年來,她輾轉(zhuǎn)于多家醫(yī)院的內(nèi)科與心理科,治療效果卻始終不盡如人意。直到這次,家人帶著她來到我的診室,希望我能“救救她”。
在傾聽家屬敘述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她的右手一直在微微抖動,幅度不大,卻帶著一種特有的節(jié)律。這個細節(jié),讓我心中一動——這抖動,或許不只是因為緊張。我輕聲打斷,詢問起這抖動是從何時開始的,是否在意愿活動時會減輕。沒想到,這一問,竟揭開了情緒的“真兇”。原來,張阿姨一年前就被確診為帕金森病,而她那看似“心病”的焦慮與抑郁,其實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非運動癥狀,是疾病本身對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所致。
很多時候,我們?nèi)菀装牙夏耆说那榫w低落歸因于“年紀大了”“心態(tài)不好”,卻很少想到,這背后可能隱藏著疾病的信號。帕金森病,并不只有手抖、僵硬、動作遲緩這些為人熟知的運動癥狀。很多患者,尤其是女性,在病程早期就會出現(xiàn)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郁等。這些非運動癥狀雖不起眼,卻常常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有時甚至比肢體上的障礙更令人痛苦。
經(jīng)過深入的溝通,我們終于撥開了迷霧。我不只為她調(diào)整了抗帕金森的藥物,還系統(tǒng)關(guān)注了她的情緒與睡眠。幾次隨訪下來,她的情緒明顯好轉(zhuǎn),臉上有了光澤,家人也給予了她更多的理解與陪伴。診室里,她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雖然輕微,卻真切地映在了眼中。
這段經(jīng)歷,我也常常分享給我的學(xué)生:看病,不能只看表面的癥狀,更要用心觀察那些細微的“異常”,傾聽那些未被言說的痛苦。情緒,往往是身體最早、也最誠實的信號之一。
當我們被情緒問題困擾時,別忘了,它也許不只是心情的事,而是身體在悄悄提醒我們:請停下來,仔細看一看,再用心聽一聽。
本文作者: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王佳悅 岳玲
原標題:《老年科門診故事②別只顧著顫抖的手,請聽聽沉默的心|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
欄目編輯:馬丹 文字編輯:左妍 題圖來源:上觀AI
來源:作者:王佳悅 岳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